分享

西部地區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經驗交流活動在延安成功舉辦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11-02 15:35:24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10月29日至11月1日,西部地區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經驗交流活動在延安(國家級陜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成功舉辦。廣西、重慶、青海等7個省(市)文化廳(委)領導、10個西部地區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負責人等參加了交流活動。國家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司長陳通、陜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任宗哲出席交流活動。延安市委常委、副市長孫礦玲致歡迎辭。

  孫礦玲介紹,多年以來,延安市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現保留的各種民間藝術門類達到170多種,其中“安塞剪紙”“延川剪紙”作為中國剪紙的重要組成部分,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黃帝陵祭典、安塞腰鼓、陜北説書、洛川蹩鼓、陜北民歌、陜北道情、黃陵面花、宜川胸鼓、陜北窯洞建造技藝、木蘭傳説等12項非遺列入國家級保護名錄,還有79項列入省級保護名錄、254項列入市級保護名錄。

  孫礦玲表示,這次西部地區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經驗交流活動的舉辦,為延安提供了一個交流學習、借鑒提升非遺保護工作的良好平臺,延安將在文化和旅遊部、陜西省文化廳的支持指導下,進一步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的深度挖掘,不斷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利用水準,保護好、傳承好延安市的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文化事業大發展、大繁榮。

西部地區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經驗交流活動在延安成功舉辦

  與會代表在延安市延川縣布堆花傳習所參觀學習現場(攝影 劉君慧)

西部地區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經驗交流活動在延安成功舉辦

  延安市安塞區第一小學的學生腰鼓表演現場(攝影 劉君慧)

  據悉,10月30日,與會代表還參觀了延川縣梁家河民間藝術館、延川縣剪紙傳習所、延川縣布堆花傳習所、安塞區文化文物館等非遺保護場所,觀看了安塞區馮家營腰鼓村腰鼓展示,學習了安塞區第一小學“非遺進校園”的經驗做法。10月31日,10個西部地區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負責人還就各自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工作成績和亮點作了經驗交流。(文 孫文芳 編輯 李妍)

  

  

  

  

  

  

  

  

  

  

  

  

  

  

編輯: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