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近日,西安市的薛阿姨因為急性胸痛、胸悶不緩解,被120緊急送往西安市中醫醫院。在家休息的西安市中醫醫院心血管病科副主任醫師張拓偉接到電話,立刻趕往醫院,經過檢查,張拓偉快速明確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並著手對薛阿姨實施急診冠脈造影術。
薛阿姨的兒子趕到醫院後,對於母親的病情很擔心,更對“中醫醫院醫生”的“西醫手術水準”産生了疑慮。對於心梗來説,時間就是生命,如果不及時開通閉塞的冠脈,每一秒鐘心肌都在持續性壞死,救治的“黃金時間”越早越好。看著還在猶豫的家屬,張拓偉堅定地對薛阿姨的兒子説:“你母親的情況十分危急,轉院過程風險太大。冠脈介入手術我做過四千多例,請您信任我。”
張拓偉沒有辜負薛阿姨家人的期望,薛阿姨的手術很成功。因為手術傷口小,薛阿姨恢復很快。手術前總是覺得體能差,胸口像壓了塊大石頭一樣始終悶悶的,這次張拓偉徹底“挪開”了她胸口的大石頭,薛阿姨整個人都覺得豁然開朗了。
薛阿姨在家人的陪同下,特地送來錦旗和表揚信感謝張拓偉醫生。這也是張拓偉這一週內收到的第二面錦旗。
2018年5月份,家住西安市紅旗社區的何阿姨在短時間內,散步時總是覺得喘不上氣來,很快腿也腫起來了,病情迅速加重。何阿姨意識到可能是自己的心臟出了問題,到西安市中醫醫院心血管病科尋求治療,張拓偉接診後,仔細詢問了何阿姨的病情,聽診時發現心臟瓣膜有明顯的病態雜音,結合心臟彩超,果斷診斷為:主動脈瓣嚴重狹窄伴鈣化。此病一旦出現明顯臨床症狀便進展很快,極易導致急性左心衰,甚至發生猝死。何阿姨此時的情況很危險,一頓過飽的晚餐、一次用力的排便、一場跟家人的口角,都可能成為壓垮何阿姨生命的最後一根稻草,需儘快施行主動脈瓣置換術,內科治療相對於外科換瓣術收效甚微,更會大大縮短患者生命。
何阿姨和老伴聽後亦懼亦憂,兒女又不在身邊,緊張得不知所措。張拓偉一邊耐心講解病情,一邊安慰兩位老人。西安市中醫醫院心血管外科暫未開設,不具備手術條件,張拓偉立即幫忙聯繫其他醫院,安排老人在最短時間內住院,並於入院後第二天順利實施手術。
何阿姨得到及時救治,恢復非常好。為表感激,何阿姨的家人們捧著錦旗送到醫院來。
張拓偉在踏實的做好基礎臨床工作的同時,積極穩妥的開展新業務——經皮冠脈介入檢查和治療技術。他非常熱愛從事的專業和事業,有拼命三郎的精神;他謙虛謹慎、待患如親;他博學多才,踏實肯幹;他兢兢業業,吃苦在前,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他不忘初心,謹遵誓言,用實際行動踐行一位醫務人員的職責與擔當。
張拓偉在西安市中醫醫院工作以來,共完成冠脈及外周動脈造影800余例,冠脈介入治療200余例,急診介入手術佔55%左右。既往的手術無一例介入相關性死亡和嚴重並發癥,無一例醫療差錯和糾紛。所有來醫院的急性心梗病人和擇期手術病人均進行了成功的急診和擇期介入治療。手術難度和品質不斷提高。高品質、高難度的手術病歷做成課件多次代表醫院在全國、省級、市級大會上做彙報交流,提升了西安市中醫醫院介入診療水準和知名度。
儘管繁忙,為了讓患者了解基本的醫學知識,張拓偉創立了自己的微信工作室“松鶴居”,每天用業餘時間為300余患者和家屬科普健康知識,並解決疑難問題。患者們都是互邀入群,不管什麼時間,只要收到群裏患者和家屬求助,除非正在做手術,張拓偉都盡可能的及時回復和幫助。
2018年7月,張拓偉被評為西安市優秀共産黨員受到表彰,2018年“首屆中國醫師節”張拓偉被評為“最美醫師”。
醫者仁心,作為一名醫生,也是一名中共黨員,“大醫精誠、醫非小道,厚德載物、仁術為民”一直是張拓偉堅定的人生信條,他也將一如既往地堅持下去。(供稿西安市中醫醫院 編輯 楊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