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記者在“九號宇宙”合影留念(攝影 羅赟鵬)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宋佳):11月9日,“中外媒體2018全球硬科技創新暨‘一帶一路’創新合作大會行”走進全國首家互動式深空科普研學基地——九號宇宙,體驗航空之旅,感受“文化+科技+教育”的跨界組合。
中外媒體參觀“九號宇宙”(攝影 宋佳)
“九號宇宙”由西安中科創星科學傳播發展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星科普打造,整個場館分三層,集沉浸遊覽、互動體驗、航天科普教育為一體,通過衛星設計、製造、測試、測控的系統課程,融入STEAM教育理念與方法,充分激活青少年對宇宙太空的無限好奇,啟發主動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和能力。
中外媒體在“九號宇宙”參觀宇航服(攝影 趙浚喆)
在“九號宇宙”,中外媒體觀看了模擬火箭發射,體驗了VR返回艙,並且乘坐軌道車,在完整的故事背景和角色代入感中,一路體驗浩瀚星空、神秘黑洞、深空天路、月球探險、火星登陸等太空場景,歷經星際穿越的曆險情節,直至重返地球家園。
行程中,中外媒體偶遇了正在研學教室、太空創客實驗室、太空農場、“少年星一號”測控分站體驗科普課程的中小學生們,了解到青少年可以在這裡享受到專業的航天STEAM課程。
中外媒體模擬建造“火星基地”(攝影 趙浚喆)
在太空拍照區,英國外籍記者戴德基興奮地拍了很多照片,他覺得自己在“九號宇宙”是一個孩子。戴德基表示:“‘九號宇宙’讓我重新感受到了15歲時,美國‘阿波羅11號’登上月球的興奮,我們的世界有很多未知的空間等待探索。”
以色列外籍記者鄭義表示,在以色列也有一些科學館,但“九號宇宙”不同的是將AR、VR等技術與科普相結合。對於孩子來説,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活動,比在課堂和書本上能學到更多的知識,並且動手實踐和親身感受更能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
中外記者在“九號宇宙”與孩子們互動(攝影 趙浚喆)
華夏時報記者閆妮在參觀中感嘆:“在‘九號宇宙’,人類和宇宙的距離感減小了。”她看到有很多學生在這裡研學,認為“九號宇宙”所提供的課程激發了孩子們對探訪宇宙的興趣,是傳播航天文化的有效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