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消息:2018年以來,西安市長安區扶貧辦按照“真扶貧、扶真貧”總要求,緊盯年度減貧任務,立足問題效果導向,堅持“六個精準”方略,即“精準識別扶貧對象、精準使用扶貧資金、精準駐村聯戶幫扶、精準培育內生動力、精準實施扶貧措施以及精準脫貧退出”等方面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精準施策,連續發動了“春季攻勢”“夏季會戰”“秋季決戰”等戰略舉措,全面系統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在夯實發展基礎、拓寬增收路徑、強化民生保障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一項項扶貧政策落地開花,一件件實事好事辦到了群眾的心坎上。
10月25日早上8點,23歲的強香蕊正忙著打掃長安區引鎮街道圖書室裏的衛生,她要趕在同事們上班之前把前一天歸還的書籍歸類整齊。強香蕊去年畢業于渭南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專業,是長安區引鎮街道一名貧困家庭的大學生。引鎮街道在了解到她家四個老人均有疾病,她是家裏唯一勞動力的情況後,結合有關就業扶貧政策,為她安排了就業扶貧公益性崗位,解決了她就業問題。
強香蕊在進入工作崗位後,工作態度積極,謙虛好學,在崗位中發揮自己所長,並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取了護士資格證。
家住長安區灤鎮街道新二村的徐永波,是鄉鄰眼中勤快又有頭腦的人。他與妻子開過早餐舖子,幹過農家樂,原本富裕的家,只因2007年妻子查出患有腦瘤而改變。11年來為了給妻子治病,徐永波花光了所有積蓄,為了照顧妻子和兩個孩子,只能將農家樂轉讓出手。好在通過精準識別,徐永波一家被確定為貧困戶,灤鎮街道辦幫扶幹部隔三差五入戶詢問、調研,想方設法幫助他解決家庭困難。站在草莓大棚前,再次創業成為老闆的徐永波表示:“再窮不能窮志氣,幫扶幹部盡心幫助咱,咱得好好幹呀。”
“拋開資料、登記、表格,扶貧工作其實是一件很純粹的事情,就是讓貧困對象不愁吃、不愁穿,生活有保障。把複雜問題厘清,扶貧工作就簡單多了。”長安區灤鎮街道扶貧辦主任胡艷青一邊忙著處理當天的工作,一邊介紹著街辦扶貧工作情況。
與此同時,長安區扶貧辦與長安區文明辦加大了脫貧攻堅扶志扶智工作力度。除廣泛營造宣傳氛圍、開展“扶志評星”、傳承家風等活動外,還以“美麗鄉村·文明家園”建設任務為抓手,先後投資1080萬元,對60個示範村進行了提升改造,集中建設了一批農村文明一條街,提標建設了一批農家書屋、農村文體廣場,打造了一批農村文化禮堂或文化大院。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少。長安作為一個百萬人口的大區,經濟發展換擋提速,綜合實力大步躍升,為打贏扶貧攻堅戰役增添了底氣。(供稿 西安市長安區委網信辦 編輯 段曉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