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張靜攀):11月14日,陜西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陜西省全面推開“證照分離”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將“證照分離”改革推向全省,進一步破解“準入不準營”問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
“證照”是企業進入市場的兩把“鑰匙”。所謂“照”,指的是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而”證”,指的是相關行業主管部門頒發的經營許可證。證照分離指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和各相關行業主管部門頒發的經營許可證審批的改革。
原先要開辦一家公司,首先要取得主管部門的經營許可證,才能到工商部門申辦營業執照。“證照分離”後,企業只需到工商部門領到營業執照,就可以從事一般性的生産經營活動,如果需要從事需要許可的生産經營活動,再到相關審批部門辦理手續即可。
《方案》顯示,本次改革對“因私出入境仲介機構資格認定(境外就業除外)”,和“國際船舶管理業務經營審批(外資)”兩項行政審批事項直接取消;對“首次進口非特殊用途化粧品行政許可”行政審批事項改為備案,市場主體報送材料後即可開展相關經營活動,有關部門不再進行審批。此外,對“外商投資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等83項關係國家安全、公共安全、金融安全、生態安全和公眾健康等重大公共利益的行政審批事項,保留審批,優化準入服務。《方案》要求有關部門要精簡材料、壓縮時限、減少環節、下放權限,逐項編制標準化工作規程和辦事指南,公示審批事項和程式,公開辦理進度,提高登記審批效率。
上述改革措施將為外資企業和從事國際貿易的企業在陜開展投資、經營活動提供便利,有助於打造國際化的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陜西國際貿易活力。
關於“證照分離”改革,陜西此前已在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區域開展試點工作,本《方案》就是在這些區域試點的基礎上總結形成的。
在國家層面,2015年1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上海市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總體方案》,決定在上海浦東新區率先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2018年2月,國家工商總局表示,將全面推開“證照分離”改革,推動“照後減證”,大幅減少行政審批,著力解決“準入不準營”問題。10月10日,國務院《關於在全國推開“證照分離”改革的通知》發佈。此外,“證照分離”改革也是中國于2014年啟動的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