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柳洪華):11月14日,隨著雙55-37、蘇14-5-37C6等一大批新建氣井的陸續投産,給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油田(以下簡稱“長慶油田”)冬季保供蓄足了底氣。長慶天然氣今冬高峰期日最大供氣量可達1.15億立方米,比去年日供氣峰值凈增300多萬立方米。若按每人每天消耗0.3立方米天然氣計算,日供氣量可滿足3.8億城市居民一天的生活用氣。
採氣員工供氣線上巡線忙 (攝影 謝文匯)
作為擔負著向北京、西安、銀川等40多個大中城市工業和居民生活供氣任務的長慶油田,面對國內不斷增長的天然氣需求,始終把迎接高峰期,安全平穩度過冬季供氣作為政治使命,千方百計提産增量。特別是今年以來,長慶油田將全年氣井産建目標由最初80億立方米提高到100億立方米,開足馬力組織生産,最大限度緩解天然氣供需矛盾。
工作人員檢查集氣站管線壓力 (攝影 楊萬忠)
在産建組織過程中,長慶油田利用“大井組、多井型、多層係”工廠化立體開發模式,組織492部鑽機加快實施,並以供氣高峰期為時間節點,倒逼産建進度和工作落實,再次將冬季保供提擋升級。“為打好冬季保供戰,長慶油田給蘇裏格、靖邊、榆林、子洲、神木五大主力産氣區下達了‘當年新建氣井投産率達到80%’的‘軍令狀’,這意味著到年底將有一大批新井陸續投入冬供當中。”長慶油田生産運行部門負責人介紹説。截至目前,長慶油田已投産新井1960口,較去年同期多投1000口,日增加天然氣産量1000萬立方米,提量力度前所未有。
採氣員工核對儀錶上的氣壓(攝影 羅莎)
為保證每一個作業區、每一座集氣站和每一口氣井在冬季保供中能夠靠得住、頂得上,針對氣井低産及井筒積液,及時開展排水採氣,全年增産氣量20億立方米,較去年增加2.5億立方米。同時,對昔日“老少邊窮”的氣探評價井重新進行評估,創造性的實施了“千口氣井評價挖潛”工程,通過查層補孔、橋塞打撈、除垢挖潛等,使286口關停井重新“上崗”,日增産氣量240萬立方米以上,累計增産氣量超過2億立方米。
工作人員進行輸氣幹線安全檢查(攝影 謝文匯)
在此基礎上,從4月份開始,長慶油田先後對15座天然氣凈化和處理廠、285個集氣站、2.86萬公里天然氣採輸管道進行了系統排查檢修,對56座處理站和集氣站進行了改擴建,新建25座處理站(集氣站)及配套工程,全面提升天然氣集輸處理能力和安全輸送能力。特別是陜西榆林佳縣天然氣處理站和陜西神木氣田第二天然氣處理廠兩座場站的建成投運,每年為長慶氣田新增天然氣處理能力19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