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陜西漢中多措並舉 擦亮營商環境“金招牌”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11-15 18:06:43

  陜西漢中多措並舉 擦亮營商環境“金招牌”

  第十九場“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攝影 吳宇婷)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吳宇婷):11月15日,陜西省營商辦、陜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辦了第十九場“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發佈會上,漢中市委常委、副市長程腮仙介紹了漢中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具體舉措。

  2018年以來,漢中市按照陜西省委省政府“營商環境提升年”安排部署,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紮實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圍繞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十大行動”,從建機制、抓協調、促整改、強落實入手全面推進各項工作,漢中市營商環境有了明顯改觀。

 精心部署 打出優化營商環境組合拳

  據介紹,漢中堅持把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作為加快“追趕超越”的戰略舉措,突出問題導向,倒逼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推動全市營商環境全面提升,主要有四個特點。

  一是高度重視、強力推進。結合陜西省發展環境三項整治工作,漢中市委市政府先後召開16次會議研究推動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相關工作,市委主要領導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充分聽取企業家對漢中營商環境的意見建議,要求各部門積極認領整改,推動全市營商環境大提升。二是集中攻堅、破解難題。漢中市委三項整改工作專班成立6個督查組深入縣區、市直單位真督實查找問題,跟蹤問效促整改,總結梳理經驗做法104條,一批營商環境的難題得到有效解決。三是多措並舉、務求實效。漢中市政府組織全市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培訓會,並邀請陜西省專家專題授課,組織40余人外出學習考察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先進經驗。四是廣泛宣傳、氛圍濃厚。將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相關政策文件在主要媒體刊登,宣傳解讀漢中市優化提升營商環境舉措,營造全社會關注、支持和參與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氛圍。

 突破瓶頸 駛入優化營商環境快車道

  程腮仙表示,漢中市以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為抓手,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不斷提高政府行政服務效能。

  一是行政審批改革持續深化。認真承接落實中省行政審批事項精簡取消任務,規範完善“五張清單”。二是投資審批改革加快推進。持續優化升級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簡化前置審批環節,優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投資建設環境得到好轉。三是商事制度改革成效顯著。改“先證後照”為“先照後證”,工商登記226項前置審批權僅保留33項,企業開辦時間壓縮到3個工作日,中心城區個體戶辦照基本做到了立等可取。四是行政服務效能有效提升。持續深化“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漢中市行政服務大廳服務功能全面升級,共設置7大功能服務區,極大地方便了企業群眾辦事創業。

  築牢根基 編織優化營商環境一張網

  日前,漢中市委市政府堅持把“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建設作為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重要支撐,強力推進,確保年底前實現省市縣三級業務融合貫通,全省“一網通辦”。

  一是穩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建設。漢中市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和各縣區採取超常規工作方法,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建設。二是緊抓市縣兩級平臺建設同步推進。漢中市採用“市級平臺建設為主,負責軟體平臺和基礎硬體建設,縣區負責實體大廳設備和業務辦理系統升級改造”的平臺建設模式。督促各縣區落實好建設任務,12月底前完成和市級平臺的對接。三是紮實做好行政許可事項標準化梳理。漢中市信息辦、市編辦、市行政服務中心成立工作組,對全市26個部門行政許可事項進行了標準化梳理培訓。

  截至9月底,漢中市新增市場主體23536戶,其中,新設立企業主體4947戶,同比增長13.8%,市場主體規模達到18.3萬戶;實現生産總值1013.96億元,同比增長9.6%,高出陜西省平均增速1.2個百分點,居全省第2位。下一步,漢中將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積極學習借鑒杭州市“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浦東新區“六個雙”事中事後綜合監管和深圳市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的若干措施等浙滬深地區的先進經驗,推動“最多跑一次”“一網通辦”等舉措儘快落地實施,打造一批示範縣區和標杆部門,讓營商環境成為漢中市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抓手和最大亮點。

編輯: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