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村上成立了合作社,我也有股份,每年有保底分紅不説,還可以到合作社務工掙錢,這都是農村‘三變’改革給我帶來的福利。”榆林市榆陽區金雞灘鎮白舍牛灘村66歲的村民李登飛笑著説。
這場旨在讓鄉村振興、農民增收、農業發展的農村“三變”改革,正在榆陽區深入推進。截至8月,榆陽區317個行政村已全部啟動改革工作,其中172個村已經完成。初步形成了以廣濟南村、魚河村為代表的經營性資産改革,以柏蓋梁村、寨坬村等為代表的資源性資産股份制改革和以白舍牛灘村、三道河則村等為代表的農村綜合改革示範區。全區註冊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225個,頒發股權證66713本,208863名村民變成了股東。
在改革推進過程中,榆陽區著眼于“賦權於民、分利於民、發展於民”,建立健全了集體資産股權登記制度和集體收益分配製度,制定了集體資産股份抵押擔保辦法,保障村民各項權利的落實。同時,榆陽區拿出1000萬元農村集體産權抵押貸款風險補償基金,撬動銀行融資1億元,為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村持有股權的股民、流入土地經營權的新型經營主體提供貸款服務。
如今,榆陽區農村“三變”改革釋放出的紅利輻射範圍越來越廣。據統計,2017年,榆陽區餘興莊辦事處趙家峁村、小壕兔鄉刀兔村等村的15個集體經濟組織總共向村民分紅6035.2萬元。(記者程偉見習記者楊曉梅通訊員李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