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歐洲聯盟駐華代表團大使鬱白:長安早已融入我的生活 期待中歐旅遊實現可持續發展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11-20 18:56:34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王丹):近日,由中國文化和旅遊部與歐盟內部市場、工業、創業和中小企業總司聯合主辦,陜西省文化和旅遊廳承辦的2018“中國—歐盟旅遊年”在西安閉幕。來自西班牙、奧地利、荷蘭等歐盟國家駐華外交使節,中歐旅遊企業代表,媒體代表共約300余人齊聚絲路起點西安,共同譜寫中歐旅遊合作發展篇章。

  歐洲聯盟駐華代表團大使鬱白:長安早已融入我的生活 期待中歐旅遊實現可持續發展

  中國-歐盟旅遊年閉幕儀式現場 (攝影 王丹)

  作為本次活動的重要嘉賓之一,歐洲聯盟駐華代表團大使鬱白(Nicolas Chapuis)在活動現場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採訪,就如何實現中歐旅遊可持續發展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鬱白大使您好,歡迎來到古城西安,在此之前,您來過這裡嗎?

  鬱白:我第一次來西安是在1981年,之後也曾以法國外交官的身份多次到訪西安,但皆因公務在身,行程比較匆忙。2018年9月,我被任命為歐洲聯盟駐華代表團大使,這是我第一次以全新的身份來到這裡。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相信你對西安有著非常深入的了解,能和我們談一談您對西安的整體印象嗎?

  鬱白:對我來説,我大部分的工作內容都是和唐朝文化息息相關的,我也曾用法語翻譯過詩人杜甫的很多作品,可以這麼説,長安是我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明宮、大雁塔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裡算是我的第二故鄉。

  近年來,西安在考古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秦始皇陵兵馬俑、漢陽陵都成為了西安對外宣傳的“金字名片”,同時在我看來,陜西歷史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具有魅力的博物館之一。當然,相較過去,現在的西安發生了很多變化。不久後我還會回到西安參加歐亞文化學術中心的開幕儀式,屆時將會和諸多歐洲代表、中國學者一起商討文化合作項目,我相信這對中國和歐洲都是十分利好的消息。

  歐洲聯盟駐華代表團大使鬱白:長安早已融入我的生活 期待中歐旅遊實現可持續發展

  歐洲聯盟駐華代表團大使鬱白(Nicolas Chapuis)(左二)與媒體交談 (攝影 徐藝謙)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在您看來,深化中歐旅遊年概念的實際性意義是什麼?對中歐深化日後合作,您有什麼好的建議?

  鬱白:其實中歐旅遊年最大、最實在的意義就是使中歐旅行者的諸多期待變為了可能。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選擇前往歐洲出遊,據數字統計,2017年我們就迎來了1360萬中國遊客。而現在,我們期待更多遊客能夠來到歐洲,而絕非僅僅來一次,我們希望中歐旅遊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比個例子,對於歐洲人來説,他們不喜歡擁擠的地方,尤其不喜歡去人山人海的景區,他們更注重於享受旅行的過程,畢竟出國旅行一趟花費不小,大家想把時間花在值得看的事物上。

  近幾年,我們提倡不斷深化“可持續旅遊目的地”的概念,怎麼理解這一概念呢?巴黎、柏林這些大城市的確值得一看,但是遊客們更應該深入這座城市,到當地的鄉村小縣城多走走看看,品嘗最貼近當地生活的日常菜肴,近距離和當地人交流溝通,感受他們的生活方式,然後再留足時間自己去進一步探索發現這座城市的隱藏之美。

  中國具有多樣化的文化特徵,而陜西西安又是中華文化的最好代表,旅遊從業者需要多思考、多創新、多實踐,制定出更多具有文化特色卻又不失趣味的旅行線路,使遊客來到絲路起點城市後,不僅僅停留于吃吃喝喝和走馬觀花式的參觀,而是自己主動了解當地的民風傳統與歷史文化,等回到自己的國家,他們會給家人朋友講述不一樣的中國故事,分享不一樣的中國理念,使本土文化得到真正的傳播,這樣方能顯示旅遊的深層價值。

編輯: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