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記者走進位於西安市航天城的紫禁長安小區,這裡採用的是新型幹熱岩清潔供暖方式。
“採用幹熱岩供熱取暖,整個過程不産生廢氣、廢液、廢渣,不需建設熱源廠和開挖路面、敷設大量熱力管網,不抽取地下水,沒有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排放,是一項綠色環保成熟的供暖技術。”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行銷部的巨健説。
紫禁長安小區採用幹熱岩供熱取暖技術後,一個採暖季(按4個月計算),比用燃煤鍋爐減排二氧化碳約1.5萬噸,減排二氧化硫約42噸,治污減霾效果十分明顯。
目前,幹熱岩項目在西安已建和在建項目面積達400多萬平方米,近4.5萬用戶正在使用。
與此同時,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積極落實陜西省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並開展充電設施“進政府、進園區、進高校、進企業、進景區”活動。截至目前,該公司已完成2800輛電動公交車、2500輛電動網約車配套充電設施外部電源建設,平均報裝時間縮短50%。
今年,該公司還積極開展與陜西省交通建設集團、陜西省高速建設集團、陜西省旅遊集團戰略合作,加快充電設施建設,力爭建成陜西省“米”字形高速公路充電服務網絡、陜西5A景區充電服務網絡和陜西“車聯網”服務平臺,建立7×24小時充電設施搶修機制,大力推進電動汽車産業發展和清潔能源應用。
當前,全球氣候變暖、能源緊缺、生態環境破壞等問題日趨嚴峻,消費清潔能源已成為能源轉型的大勢所趨。
為應對這一轉型,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制定了《創新推進電能替代實施方案》,在生産製造、交通運輸、工業供熱、學校醫院、綠色建築、商業服務、居民生活等領域全面推廣電能替代,推動能源綠色生産和清潔消費。
銅川市印臺區的陳爐古鎮,被譽為“活著的耀州窯”。“咱們陳爐古鎮千百年來一直沿用煤窯燒制陶瓷的工藝,火候不好掌握,成本高、污染大,自從用上電窯爐,可以控制溫度、省時省力,燒製成品率也高多了。”11月2日,銅川市陳爐古鎮鎮長王永輝説,這還要歸功於國網銅川供電公司上門一對一指導掌握電窯爐使用技術。
記者跟隨國網銅川供電公司職工走進陳爐古鎮袁家瓷坊。瓷坊負責人袁廣強説:“原來煤窯燒一爐瓷器最少需要兩天半,燒煤要花掉1500多元,現在只需要8至10個小時,僅花費300元就夠了,時間縮短了,每年還能節省十幾萬元費用,人力成本也從以前的3個人減少至1個人,生産成本大大降低。”
目前,陳爐古鎮已建成電窯爐11個,在建3個,年替代電量約10萬千瓦時,替代散煤量約32噸,減排二氧化碳80噸、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1噸。
如今的陳爐,少了煤煙,天更藍了。(記者郭軍通訊員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