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資源化處理”成處置鄉村垃圾“主角”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11-21 16:15:27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近日,延安市富縣牛武鎮陽畔村出現了新的垃圾處理方式,分類垃圾箱整齊排放在垃圾中轉站,通村道路上乾淨整潔,白墻紅瓦的房屋與青山交織相融,仿佛一幅山水畫卷徐徐展開。這個坐落在富縣牛武鎮的傳統農業小村,村容村貌正在悄然發生變化,一場垃圾資源化利用為富縣農村大地開闢了“綠色空間”。

“資源化處理”成處置鄉村垃圾“主角”

  延安市富縣牛武鎮陽畔村垃圾中轉站內保潔員正對垃圾進行分揀(供圖 富縣縣委宣傳部)

  在陽畔村垃圾中轉站內,保潔員張啟軍正一邊忙碌地分揀垃圾一邊説:“農戶家裏的垃圾箱裝滿了就分類倒進這些垃圾箱裏。每天,村民們都很自覺地將垃圾分類裝進垃圾袋裏,然後由垃圾車統一運到鎮上的處理站進行處理。”

  隨後,張啟軍將剛剛收集的垃圾運到牛武鎮垃圾資源化綜合處理處,倒入壓縮機槽口,他熟練地操作儀器按鈕,整個過程沒有産生二次污染。

  在具體操作上,這一垃圾處置項目採用"戶分類、村收集、鎮運轉、站處理"的環衛一體化運行體系,將垃圾分為可腐爛和不可腐爛兩類進行收集:可腐爛垃圾經生物堆肥處理後製成有機肥,可以用於農村的果蔬種植;不可腐爛垃圾經低溫磁化處理後製成陶瓷灰,用來造磚和水泥預製等。對於一些建築材料和爐灰等不能進行回收處理再利用的垃圾,用垃圾專用車運到垃圾填埋場進行處理,達到了減量化和資源化的效果。

  牛武鎮副鎮長賀新宇説:“牛武鎮總人口2646戶7789人,日産垃圾約4.7噸,人均産生垃圾0.66公斤,垃圾問題亟待解決。實施垃圾分類回收以來,富縣牛武鎮垃圾資源化處理站已達到日處理5噸垃圾,基本實現了無害化減量處理和廢物回收利用。”

  與此同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也被納入富縣綠色空間戰略之中。2016年以來,富縣全面啟動農村澇池水生態修復整治工程,同時,隨著水衝式廁所改造、天然氣進村入戶等設施的建設,將有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進一步提高老百姓的生活品質。目前,富縣糞污綜合利用率已達87%以上,可複製、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體系分類模式基本形成。(文 葉忠勇 編輯 張雅潔)

  

編輯: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