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安市中心醫院成為首批中國肺癌防治聯盟肺結節診治分中心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11-23 15:36:50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近日,由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國際呼吸病學會(Inter national Society for Respiratory Diseases, ISRD)主辦的2018國際呼吸病學會和美國胸科學會聯合會在廈門舉行。西安市中心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黃妙毅、放射科醫師裴彩俠參加培訓,西安市中心醫院成為首批中國肺癌防治聯盟肺結節診治分中心,西安市中心醫院醫務科副科長杜威參會接受聯盟授牌。

  每年的11月是全球肺癌關注月,肺癌已成為惡性腫瘤中的“頭號殺手”。肺癌5年生存率僅有15.6%,如果能早期發現及時手術,5年生存率可達到90%以上。而肺結節病患者5%~10%為肺癌,肺結節的患病率近1億。所以肺結節病既要避免過度診療,又要早期診斷避免延誤早期肺癌的診治,肺結節患者的精準管理意義重大。

  針對早期肺癌無症狀、難發現、難診斷這一窘境,西安市中心醫院在醫院呼吸科主任劉安的倡議支持下,在醫院副院長李建英的主導組織下,2017年2月正式成立了肺結節專科門診,並聯合影像中心、病理科、心胸外科等五個學科組建多學科肺結節病門診。採用多科聯合會診討論的形式,為患者提供專業、規範、合理、科學的整體治療方案。專病門診成立以來已經為120名肺結節患者建立了個人管理檔案,制定了系統化治療方案,定期隨訪,規範化管理每一位就診患者。

  同時,為促進學科互信互補,提升疑難及罕見病例的診療技術水準,李建英組織開展多學科討論(MDT)沙龍,後根據專業發展需求,成立了包括肺結節診療小組、消化腫瘤診療小組、無痛分娩診療小組、眩暈診療小組等近10個基於MDT的多學科診療小組。已組織學術討論24期,通過深入學習指南、現場病案討論等形式,生動再現了案例教學、多學科討論等現代醫學模式,各臨床科室結束了單打獨鬥、各自為政的診療發展時代,極大地提升了醫院疑難危重病例的診療技術水準。

  此次西安市中心醫院能夠成為首批中國肺癌防治聯盟肺結節診治分中心,標誌著醫院呼吸病學診療技術的發展已與國際接軌,肺結節病的診治已進入“人工智能”診療模式,有力推動西安市中心醫院呼吸專科學術的發展。(供稿 西安市中心醫院 編輯 楊薇)

編輯: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