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隨著人們健康體檢意識的增加和超聲診斷水準的提高,體檢發現甲狀腺結節的人越來越多,人們在得知自己有甲狀腺結節後最關心的問題就是,要緊不?是癌不?需要手術不?今天,西安交大二附院專家就來給大家講一講甲狀腺結節是怎麼回事?發現甲狀腺結節我們該做什麼?
甲狀腺為什麼會長結節呢?
甲狀腺結節是因不同原因導致甲狀腺內出現一處或多處組織增生或是組織結構異常的團塊。良性結節的發病與自身免疫、碘缺乏或過量有關,甲狀腺炎症性疾病常與自身免疫有關,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因組織增生形成結節,而碘攝取不足或過量均容易導致甲狀腺腫大。惡性結節與遺傳因素有關或是有幼兒期頭頸部放射線接觸史或全身接受放射線照射病史的,另外,現在忙碌的生活方式、精神壓力大、緊張焦慮的情緒也是甲狀腺結節的誘發因素。
如何判斷甲狀腺結節是“好”是“壞”?
臨床上甲狀腺結節多為良性,惡性比例僅為5-15%。
超聲可根據結節的形態,邊界是否清楚,縱橫比是否大於1,是否有微小鈣化或簇狀鈣化,血供是否豐富以及是否淋巴結影像異常來初步判斷良惡性。對可疑惡性可選擇超聲造影的檢查。
超聲下甲狀腺細針穿刺(US-FNAB)是鑒別結節良惡性最可靠的方法!那麼,什麼樣的結節建議細針穿刺呢?
1、直徑大於10mm的實性低回聲結節;
2、超聲懷疑腺外生長或伴有頸部淋巴結有轉移的結節;
3、有幼兒期頭頸部放射線接觸史;
4、甲狀腺癌手術史;甲狀腺癌家族史;
5、直徑大於5mm,小于10mm的可疑惡性結節;
6、血清降鈣素水準異常升高。
穿刺標本→送病理科→看細胞學檢查結果→送分子病理→做基因檢(BRaFV600E)
若細胞學檢查結果為良性,基因檢測BRaFV600E基因陽性,按照惡性結節來治療。
注意
結節的大小不是鑒別良惡性的指標,3mm的結節可以是癌,十幾公分的結節也可以是良性。
良性結節要治嗎?
多數小而無症狀的良性結節觀察即可,建議每隔6-12個月進行隨訪。當結節大於40mm或是出現呼吸困難、聲音嘶啞等症狀時是手術切除的指徵。
惡性結節怎麼治?
如果不幸證實甲狀腺結節為惡性的,也不必恐慌。因為95%的甲狀腺癌屬於分化型甲狀腺癌。90%是治療效果好、惡性度低的乳頭狀癌。相對其他腫瘤來説,屬於惰性癌。
對於直徑小于10mm無高危因素的甲狀腺微小癌也可以動態觀察,觀察週期為3~6個月。如病情穩定,可繼續觀察。
注意
觀察中的甲狀腺微小癌如出現以下三種情況時考慮手術治療:
1、腫瘤直徑增大3mm
2、發現臨床淋巴結轉移
3、病人改變意願,要求手術
對於直徑大於10mm的甲狀腺癌或伴有淋巴結轉移跡象的建議儘快手術!
甲狀腺結節如何預防?
1、合理飲食
2、規律作息
3、情緒平穩
4、接觸放射線時注意防護(尤其是兒童)
5、遠離工作生活中的輻射環境
6、每年一次定期超聲檢查(有家族史的人更應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