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柳洪華):近日,《新建國家高速鐵路網包海通道西安至安康高速鐵路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全本公示》發佈,標誌著安康人民期盼多年的西康高鐵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據了解,按照工程計劃,西康高鐵將於2019年開工,2023年投入運營,工期5年。項目建成後,西安到安康的時間將由目前的3個小時縮短至半個小時。而西康高鐵對於安康而言,不只是便利了市民的出行,也為安康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絕佳機會。
西康高鐵線路(供圖 安康市委宣傳部)
高鐵催生高鐵經濟 推動經濟增長動力升級
1964年,歷史上第一個實現“營運速率”高於時速200公里的日本新幹線高速鐵路系統開通,自此世界軌道交通發生了巨大變革。隨之而來的還有以“高鐵新城”為代表的諸多經濟效應。
高鐵對於一座城市的影響是複雜而多元的,包含了經濟效益、時間效益、環境效益、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以及科技發展帶來的長期效益;此外,隨著高鐵而來的還有由此産生的餐飲、旅遊、零售等消費及創造的就業機會。
自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際鐵路通車運營,中國高鐵工程拉開大幕。經過10年,中國高鐵運營里程已經超過2萬公里,預計到2020年,高速鐵路運營里程將超過3萬公里,鐵路的運輸效率和完成運輸工作量居世界第一。
而這10年,中國也正處於經濟社會發展、城鄉和區域發展、工業化加快形成的重要時期,高鐵的出現有效地破解了在鐵路運輸、鐵路網佈局等方面對城市發展的制約,也促使高鐵沿線中心城市與衛星城鎮選擇重新“佈局”,讓高鐵中心城市輻射和帶動周邊城市同步發展。
可以説,鐵路技術的更迭,讓中國經濟增長動力實現了升級換代。
西康高鐵激活安康交通樞紐網絡 增強安康經濟參與度
安康位於關天、成渝、漢江經濟圈幾何中心,具備“一市連四省”的獨特區位優勢。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發展不足仍然是安康最大的實際問題,加快發展仍然是安康最緊迫的任務。2017年11月,陜西省委書記胡和平提出發展“三個經濟”後,安康將發展樞紐經濟作為後發趕超的突破口,進而有效推動門戶經濟、流動經濟發展。
樞紐經濟的基礎是打造交通樞紐,重中之重是改善交通運輸條件。雖然安康具備構建水、陸、空立體交通樞紐網絡的潛在優勢,但尚未迎來高鐵時代的安康在樞紐功能方面的競爭中並不佔優勢,同時以當前安康的交通網絡,也使得安康的區位優勢無法充分發揮。
西康高鐵,便是補齊樞紐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加快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實現安康與周邊省市聯動的關鍵一環。
從陜西整體交通網絡來看,西康高鐵是陜西“米”字形高鐵網的中軸線,溝通成渝城市群和關中城市群兩大國家城市群。通過西康高鐵,安康將真正的實現融入陜西發展總體格局;同時以西安為中心,借助“米”字形高鐵網,讓安康進行全國性的經濟互動成為可能。
安康經濟要乘著西康高鐵走出秦巴山
在2017物流全球論壇·領袖高峰論壇上,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曾指出:“下一輪城市競爭將是樞紐功能的競爭,將是通過樞紐功能聚集未來發展要素、未來發展機會的競爭。”西康高鐵將使安康成為西北地區的立體綜合交通樞紐和重要物流節點城市。
西康高鐵是西渝高鐵的組成部分,構成了繼西成高鐵後又一條穿越秦嶺的高鐵。而這趟“穿山”列車,會幫助地處秦巴山區的安康,破除秦嶺這一“經濟天然阻隔”。
陜西“米”字形高鐵網絡,安康處於西渝高鐵之間(供圖 安康市委宣傳部)
在經濟發展上,西康高鐵將進一步完善交通骨架,帶動人員、産品、原材料等經濟發展要素的聚集、協調、流動,降低社會物流成本,促進安康産業“走出去”“引進來”;同時也將促進區域各項資源的均衡,帶動經濟的投資開發。
此外,西康高鐵的貫通,將使西安、安康、重慶形成一條新的工業走廊和城市帶,實現西安、安康、重慶聯動發展。安康可以借助自身優勢,一方面可以承接西安和重慶在經濟升級中的産業轉移;另一方面安康可作為西安和重慶産業鏈的延長和補充,為其提供産業精準配套。
在此基礎上,放大安康所在的“經濟軸線”和城市帶優勢,承接西安和重慶的輻射帶動作用,使其成為招商引資的優勢資源,推動富硒食品、新型材料、裝備製造、清潔能源、生物醫藥、紡織絲綢等為主的綠色工業體系和以魔芋、茶葉、核桃和生態漁業等為主的現代農業體系建設,提升安康經濟外向度和開放型經濟發展層次。
如今的安康正在推進新安康門戶區建設,激起了安康“追趕超越、綠色崛起”又一輪春水。而西康高鐵,就是帶著安康經濟開往春天的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