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趙浚喆):12月6日,西安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西安舉辦了西安市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成就新聞發佈會,西安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呂健用“六個大”回顧了西安四十年砥礪奮進的發展歷程以及取得的驕人成績。
西安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呂健回顧改革開放四十年來西安市的發展歷程和喜人變化(攝影 趙浚喆)
經濟實力實現大提升
2017年西安市生産總值達到7471.89億元,是1978年的295倍,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進至第9位;人均生産總值達到78368元,是1978年的153倍;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654.5億元,是1978年的103倍。西安市入選改革開放40年來經濟發展最成功的40個城市行列,並榮登聯合國“全球最具發展潛力新興城市”榜單。西安市非公經濟佔比達到53%,比2000年提高20個百分點。
城市面貌發生大變化
從1978年到2017年,西安土地面積從2441平方公里增至10752平方公里,增長3.4倍;城鎮化率由1990年的49.97%提高到2017年的73.42%。自2017年代管西鹹新區以來,西安市以獲批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契機,確立了“多軸線、多中心、多組團”發展格局,加緊實施“北跨、南控、西進、東拓、中優”戰略,加快西鹹、富閻一體化進程,加速從“圍城”建設時代向“擁河”發展時代邁進。
在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建設方面,2012年—2017年,西安市累計完成200余項城市道路綜合改造工程,目前已建成公共停車位逾7.2萬個,城市公共交通分擔率達到56%以上;鐵路北客站、機場T3航站樓建成投用,基本形成以西安為中心輻射周邊省市的“米”字形鐵路骨架和“一環十二輻射”為主骨架的公路網;地鐵1、2、3號線建成投用,4號線2018年底將實現通車,地鐵三期規劃加緊報批。2017年地鐵客運量達到6.05億人次,是2012年的10.2倍。
全面創新改革取得大進展
西安市深入推進“兩區”建設,形成了一大批在國內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技術合同交易額連續6年位居副省級城市第一,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60%。2017年民參軍企業400余家,軍民融合産業營業收入突破2000億元。西安市先後榮獲“國內十大創新型城市”“國家知識産權強市創建市”等多項桂冠。
特別是2017年啟動實施“三大革命”、出臺“三大新政”以來,西安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國內率先設立企業家節,積極打造“三化五最”營商環境,90%的政務服務事項已實現“最多跑一次”,有力促進了“雙創”工作蓬勃開展。2017年新增落戶25.7萬人,同比增長3.4倍。市場主體達到101.6萬戶,是2011年的2.6倍,成為第7個過百萬的副省級城市。2017年又推出戶籍新政、人才新政升級版,截至2018年12月3日,新落戶人數已突破73萬名,接近2017年全年新增落戶數的3倍,新登記市場主體已突破48萬戶,大西安的“人氣”和“商氣”空前高漲。
對外開放結出大碩果
近年來,西安市積極推進空港、陸港、高鐵港、公路港、信息港“五港聯動”,初步形成了國際、國內、區域三級海陸空物流大通道體系。另外,西安市還成功獲批西安臨空經濟示範區,成為西北首個72小時過境免簽城市。2017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運送旅客4186萬人,是1988年的67.5倍,運送貨物26萬噸,是1988年的21.7倍。2018年前11個月,“長安號”國際貨運班列已開行1142列,開行數量、貨運總量、重載率居國內第一。
在對外交流方面,歐亞經濟論壇被確定為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十大平臺之一,成功舉辦一系列重大國際活動,22個國家在西安設立領事館、簽證中心,西安市友好城市達到31個,友好交流城市達到57個,大西安的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
文旅事業得到大發展
電視、廣播、社區文化等公共服務體系實現全覆蓋。漢長安城未央宮等6處遺址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南門區域綜合改造被評為國內歷史文化名城建設重大示範工程。加快建設“博物館之城”,博物館達131座,文物保護立法走在國內前列。2017年以來,西安市全面推進“音樂之城”“書香之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文旅産業成為支柱産業,2017年文化産業增加值達到587.07億元,佔GDP比重達7.9%。旅遊市場持續火爆,1978年至2017年,西安市接待海內外遊客數年均增長27.4%,旅遊業總收入年均增長30.8%。2018年1月至10月,西安市接待海內外遊客人數和旅遊業總收入分別達到2.35億人次和2321.85億元,再創新高。
民生福祉有了大改善
2017年西安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8536元,是1980年的93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6522元,是1978年的118倍。同時,西安市聚焦破解民生“九難”,加快實施一批民生工程,紮實辦好為民實事,市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增強。
特別是2017年以來,西安市圍繞“五個紮實”要求和“追趕超越”定位,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緊盯“聚焦‘三六九’,振興大西安”奮鬥目標,以“三大革命”破題,以“三大新政”發力,推動大西安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生改善等步入“快車道”,古城西安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大西安的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城市形象明顯改善,城市影響力明顯提高。
西安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呂健表示,適逢大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國際化大都市建設的歷史交匯期、黃金機遇期、任務疊加期,西安市將始終高舉改革開放偉大旗幟,緊扣“五個紮實”要求和“追趕超越”定位,聚焦國家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建設總目標,以高度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加快推進新時代大西安“三步走”戰略,確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經濟總量躋身萬億元“俱樂部”,全面形成大西安都市圈,美麗西安建設初見成效,“三中心兩高地一樞紐”六維支撐體系基本建立,國家中心城市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到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美麗中國西安樣板,全面建成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化大都市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到2050年基本實現共同富裕,城市國際性特徵進一步完備,現代化、生態化、國際化水準全面提升,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居國內前列,全面建成引領“一帶一路”、亞歐合作交流的國際化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