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延安中學“大嗓門兒”教師郭博和他的教育夢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12-22 18:57:46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從走上教師崗位的那一天起,延安中學老師郭博就一直以教書育人為己任,不斷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奇跡。從教9年來,他連續6年被評為優秀班主任、優秀共産黨員,他所帶的年級也連續多年被評為優秀年級部。 

  愛學生

  不輕易放棄每一位後進生 

  2008年,郭博從陜西師範大學畢業,來到延安中學任教。從那時候起,他就給自己定下目標:帶著學生共同進步,絕不輕易放棄任何一名學生。 

  “文雁同學被子疊得好……” 

  “卜楠同學擦玻璃真有辦法……” 

  為了更好地了解每位同學的特長和優勢,郭博私下可沒少下功夫。即使是一次普通的大掃除,他都能從對每一位學生的細緻觀察中發現他們的優點,並及時予以表揚。“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長,我要讓他們從一個有優點的人慢慢地變成一個優秀的人。”郭博説。他對學生説得最多的話是“我建議……”,很少説“你必須……”。在他看來,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才能從內心慢慢靠近他們,幫他們更好進步。 

  郭博記得,在自己曾經帶過的畢業班中,有一名男同學很調皮,時常在課堂上搞惡作劇。通過觀察分析,郭博發現該學生非常聰明,只是靜不下心來學習。在一次課外活動中,他抓住時機對該學生的記憶力大加讚揚,激發起了這位同學的自信心。此後,該學生便經常與郭博交流,逐漸對學習産生了興趣,最終在高考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你把後進生看成後進生,他們就會心灰意冷、自暴自棄。反之,你對他寄予希望、抱以信心,他就會為實現你的期望而努力。”郭博説。 

  他對學生的付出,學生們都真切地記在心裏。每逢節假日,郭博都會收到許多學生從各地寄來的感謝信,手機裏也總是有看不完的祝福短信。看著這些信息,他的心裏感到無比的幸福。 

  2014年,郭博榮獲延安中學第二屆“師德標兵”稱號。 

  愛教學

  當教師最怕誤人子弟 

  “我很少見過一個年級主任,每天早上比學生來得都早,在樓道督促鼓勵大家努力學習。”郭博的同事們説。 

  如今,郭博已經是延安中學數學學科帶頭人、高一年級部主任,但不管工作多忙,他都始終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師,教好學生是我的本分。 

  “當教師,最怕誤人子弟了。數學課對於許多中學生來説,是比較枯燥乏味的,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實在不易。”郭博深知這一點。 

  為了讓自己的課更生動、更活潑,他把書本上系統的理論知識和實際生活相結合,再輔以有趣的課外數學遊戲活動,讓學生愛上了數學。此外,他還專心研究教學藝術和方法,經常對自己的課堂行為進行分析和反省。一有時間,郭博就到其他優秀教師的課堂去聽課,用心研究每個老師的教學風格,並不斷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 

  愛鑽研

  心裏藏著教育夢 

  在管理學生和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郭博不斷總結歸納,一心撲在校本研修上,通過各種優質課、公開課、示範課和觀摩課研修,努力使自己成長為一名研究型教師。 

  2009年,他在《東北師範大學學報》上發表《擬陣的連通性》,並榮獲2009~2010年度延安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2012年,他在《數學教學通訊》上發表《隨機事件的概率教學設計》,榮獲全國素質教育科研成果獎一等獎、2011~2012年度延安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2012年,他主持的課題“預拓撲空間的連通性”參加福建省福州延安中學舉辦的“首屆海峽兩岸中學研究性學習成果分享會”。2013年,他在國家級刊物《中國教育學刊》上發表《優秀是一種習慣》,承擔教育部中國教師科研基金重點規劃課題《教學多樣化與素質教育》。2016年1月,他主持的課題“自主高效課堂實踐研究”獲得陜西省2015年基礎教育改革成果二等獎。 

  此外,他還大力實踐並推動“自主高效”課堂模式,編寫了《“自主高效”課堂操作實踐階段總結》一書。

  纍纍碩果的背後,是嘔心瀝血的悉心研究與不倦探索。郭博説:“教育就應該這樣,我們一定要勤於總結分析、探索研究,並且和大家共享研究成果,這樣才能推動整個行業不斷取得進步。” 

  顯然,在郭博的心裏,還裝著更遠更大的教育夢。(文 高娜 編輯 劉君慧)

  

編輯: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