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在永興坊體驗“摔碗酒”(攝影 吳宇婷)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柳洪華 吳宇婷):自2018年春節,西安成功打造了“西安年·最中國”節慶品牌活動,使西安成為中國第四大春節旅遊熱門城市。2018年12月31日,己亥年2019“西安年·最中國”活動正式啟動,與2019元旦假期相銜接。
據《西安日報》報道,截至2019年1月1日,西安市元旦假日共接待遊客243.96萬人次,同比增長17.16%,旅遊收入9.83億元,同比增長24.24%,實現了旅遊接待“開門紅”。其中,永興坊接待18.6萬人次。2019年1月3日,西安永興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段曉玉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採訪,分享“摔碗酒”體驗區等“網紅”經濟背後的永興坊。
西安永興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段曉玉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採訪(攝影 吳宇婷)
“‘摔碗酒’帶火了永興坊,也帶火了西安。除了‘摔碗酒’,這裡還有柞水洋芋糍粑、子長煎餅、漢陰白火石汆湯等非遺美食,陜西的傳統文化、非遺文化、民俗展演、手工藝都在永興坊匯聚、綻放。人們想了解陜西,就來永興坊。”段曉玉説。
永興坊,用15畝地的面積容納了陜西11地市107區縣的百餘種非遺美食和土特産品,自2014年12月30日開街以來,經過4年的發展,永興坊已成為展示陜西人文文化的窗口。
為什麼永興坊能成為這樣一個文化展示的平臺和窗口?段曉玉表示,永興坊的自身集客能力決定了它有這樣的社會功能。永興坊猶如一個“吸盤”,一端吸引遊客,另一端吸引企業。
“永興坊街區的火爆,一方面引發了青年人對非遺的關注,了解到非遺的趣味性、故事性;另一方面,非遺傳承人走出大山、融入城市,成為非遺傳承人認識城市、展示自己的窗口,同時也讓年輕人以自己的想像力、創造力,來傳承發揚非遺文化。小小的永興坊,點燃的是傳統文化,更點燃了青年人對傳統文化孜孜以求的渴望。”段曉玉説道。
花饃(攝影 吳宇婷)
為了更好的融入“西安年·最中國”這個IP,同時“備戰”2019年元旦小長假,永興坊精心策劃了“抓幸運·樂享非遺”“掃驚喜·體驗非遺”“抖畫面·展現非遺”“拔牽鉤·融入非遺”“授榮譽·傳承非遺”“撥絲竹·放聲非遺”等眾多參與度極強的活動,成就了三天接待18.6萬人次遊客的開年成績單。
據了解,己亥年2019“西安年·最中國”從2018年12月31日開始將持續66天,超長的時間為像永興坊這樣的西安熱門旅遊打卡地提供了充足的活動策劃空間。為迎接寒假、春節等節假日,永興坊結合二十四節氣推出了充分融合傳統習俗的節氣文化活動。段曉玉介紹道:“結合‘西安年·最中國’,永興坊推出了‘西安年·最中國’‘永興坊·醉民俗’系列活動。比如1月5日是小寒節氣,永興坊將舉辦‘小寒日、習民俗、憶童年’文化活動;1月13日是傳統節日臘八,永興坊將舉辦‘臘八日、聚五穀、闔吉祥’文化活動;1月20日是大寒節氣,永興坊將舉辦‘大寒日、哺太陽、慶豐年’文化活動;2月4日是立春節氣,永興坊將舉辦‘立春日、長街宴、喜團圓’文化活動;2月5日是大年初一,永興坊將舉辦‘品非遺、賞民俗、秦腔吼出中國年’文化活動。”
永興坊內的陜北風情(攝影 王蓉)
1月3日上午,國際在線陜西頻道來到永興坊時,恰巧遇到中宣部和中央文明辦組織拍攝的全國社區網絡春晚的攝製組在永興坊取景拍攝,這既是永興坊知名度和影響力的證明,也足以證明陜西傳統文化的魅力。其實,永興坊雖然已經成功推出了“摔碗酒”“毛筆酥”等“網紅”IP,但在創新發展上,永興坊卻從未停止腳步。“相比如最初的摔碗酒,我們也增加了體驗摔碗酒的儀式引導環節,這讓遊客更能了解其中的深層次文化涵義,而不是‘一摔了之’;此外,手工藝人製作的虎頭帽也備受年輕人喜歡,變成了‘西安年·最中國’的風景線,讓手工藝人製作的産品成為現代時尚,這也是一種對民俗的推廣。”段曉玉説。
永興坊內手工藝人製作的虎頭帽(攝影 吳宇婷)
永興坊作為非遺美食街區,2018年遊客接待量1000萬人次以上。而永興坊不僅僅是美食街區,按照段曉玉的介紹,未來5年,還將努力把永興坊打造成為世界文化品牌中的中國元素。
在永興坊,可以品嘗美食、感知文化民俗、欣賞具有老陜味、文化味的演藝,加深人們對陜西傳統文化的認知、喜愛和敬畏。如今,永興坊早已不僅僅是一個美食街區,更像是一個“扁擔”:一端挑著經濟、文化、農業、旅遊等産業的發展,一端挑著中國文化、三秦民俗、陜西故事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