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安高陵區:在夢想的田野上探索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9-01-15 22:59:32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行進在入冬的渭河河灘,周圍的景色顯得有些蕭瑟。但是,就在這薄薄的凍土之下,蘊藏著無限的生機,只待春天的來臨,生命便會破土而出,將大地裝點。

  這裡是西安市高陵區源田夢工場項目所在地,高陵區以源田夢工場項目為試點,大膽先行先試,通過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充分盤活農村土地資源,積極引入工商資本,發展精品民宿經濟,努力探索著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工作的西安經驗。

  積極探索 為企業發展提供空間

  從西安市區開車不到一小時,就可抵達源田夢工場項目所在地。從石塊壘積而成的質樸大門進入園區,園內的地勢起伏有致,果林密布,環境宜人。在源田夢工場會客廳的二層建築前,鮮艷的黨徽格外醒目,也標識了這裡作為高陵區張卜街道張南聯村黨委的辦公地所在,更體現出企業與當地農村緊密合作的關係。

  “早在2012年,我們便開始了和高陵區張卜街道張家村的合作,當時把200畝土地用於樹苗的培育,隨後的幾年間,隨著國家對農村、農業的重視,以及企業自身發展的需求,我們的項目與定位也漸漸發生變化,與當地農業、鄉村發展的關係越來越緊密。”源田夢工場項目負責人馬念深説道。目前,項目以創建現代農業、文化旅遊、田園社區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為發展目標,涵蓋高陵區張卜街道的張家村、南郭村兩個行政村。

  要打造規模民宿,解決用地是企業面臨的首要問題,作為承擔全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33個縣(區、市)之一,高陵區大膽嘗試,以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為契機,通過對張卜街道張家村、南郭村兩村廢棄工礦用地騰挪集中、閒置宅基地有償退出等,將低效、閒置用地進行調整優化,以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方式,為源田夢工場田園綜合體項目的發展提供了空間。

  村民變股東 嘗試集體土地作價入市

  沿著源田夢工場的內部道路一路前行,不多時,眼前便出現了一片灰瓦白墻的關中民居,屋前門墩石雕、檐下燈籠高挂、院內曲徑通幽……這便是源田夢工場此番打造的精品民宿集群。在首期已建成的精品民宿集群樣板區,建築融合了中國傳統設計精髓,但整體在凸顯關中民居風格的同時又不乏時尚,單院有廊、有房、有院、有庭還有田。民宿集群首個組團由七套內部風格不同的院落圍合而建,建築面積共計2300平方米。

  站在精緻整潔的民宿院落裏,張家村黨支部書記程軍感慨萬分:“這片地,是我們村上原來廢棄的磚瓦窯騰挪出的用地指標。現在,這裡可是全村人的希望所在。”2018年11月,張卜街道通過調整,將張家村126畝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指標,以作價入股的方式入市,由張家村與西安市源田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成立的合資公司用於新建源田夢工場田園綜合體項目一期建設。本次入市四宗126畝建設用地估價4111.43萬元,經張家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與西安市源田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協商,扣除前期由企業墊付的調出地塊土地復墾費用112.5萬元,最終確定該四宗土地總成交價3998.93萬元,作價入股期限40年。“算下來,1畝地的地價就是31萬多元,地價升了,村民分的錢也大大增多了。”程軍説道。

  如今,程軍還有一個新的身份,那就是張南聯村的黨委書記,這個新的職務,更能方便他推動兩個村子與企業之間的良性合作。

  讓農民分享紅利  聚力一二三産融合

  “以往,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難以自由流轉,其結果是城市建設用地日漸短缺的同時,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卻利用粗放,造成大量空閒用地,但卻又不能為企業所用。”源田夢工場副總經理楊利明説道。按照“基在農業、惠在農村、利在農民”的要求,源田夢工場項目始終以農民作為建設主體和受益主體,讓農民分享發展紅利,與鄉村振興相輔相成。

  項目參照“原住民社區+共享農莊+源田旅遊綜合區”的空間佈局,確定了由參與土地整理的農戶利用確權後的宅基地及建設用地入股成立村集體資産管理公司,與企業合作,共同開發城市養老、鄉村旅遊、鄉村集市等項目,從而實現城鄉發展成果普惠共享。楊利明表示:“這樣一來,我們並不是將農民與土地生硬地剝離了開來,他們的生活仍然寄託在這片土地之上,而是通過企業的運作與發展實現更大的價值。”

       據了解,源田夢工場園區建設至今,已經累計使用周邊農戶勞動力2.3萬人次,為農戶增收超過500萬元。

  按照計劃,2019年5月上旬,源田夢工場精品民宿集群項目就將正式開放,張家村的村民們也都在期盼著,這個即將到來的春天。(文 張楊 編輯 宋佳)

編輯: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