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消息:為提升西安浐灞生態區兩河四岸景觀,打造聯結大西安東岸現代與未來,融合生態與活力的複合型國際化品質水岸,近日,西安浐灞生態區召開了兩河四岸雕塑群規劃研討會,邀請中央黨校的專家學者為兩河四岸雕塑群規劃建言獻策。
研討會上,全國政協委員王長江教授首先就雕塑立意提出觀點,他認為,讓雕塑具有政治意義的同時,也要與生活完美結合。西安歷史文化作為兩河四岸文化的主題,無論是具象表達還是抽象表達,都要將歷史元素有機融入,要重視主題和表達,歷史和未來關係的闡述,滿足不同階層人的需求。
“浐灞雕塑提升工程,首先應是西安的,抓住這個特徵,自然就會走向全國甚至是世界。”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原文史教研部主任周熙明教授説道。同時他也給出了三點建議,一是以信仰為價值核心,雕塑創作者要充分發揚工匠精神,將信仰融入到雕塑中,讓雕塑擁有鮮明風格;二是雕塑創作過程要符合西安的文脈,與西安的文化有機結合;三是用多重眼光考慮作品的創作,符合今人古人、國內國際、雅俗共賞的審美需求。
北京大學美學碩士盛天啟教授對浐灞雕塑群寄予很大期望,他説,浐灞雕塑群應以得天獨厚的生態景觀為依託,以雕塑藝術為手段,面向青少年群體,培養“感受美的眼睛”。同時,深挖“灞柳飛雪”“廣運潭漕渠壯麗之甚”等典故,嵌入華夏之根等文化概念,讓雕塑講“活”浐灞故事。圍繞“一帶一路”國際展區建成抽象的雕塑,充分體現“一帶一路”交流、協作、友誼、和平等核心思想。
西安浐灞生態區管委會主任楊六齊表示,城市雕塑是一個城市的“名片”,它凝結了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和精神,具有很強的精神性和文化性。未來,浐灞將堅持生態為底、時尚為彩、文化為魂、惠民為基的指導思想和設計理念,吸納全球一流智慧,將歷史性、代表性、人文性、現代性有機融合,因地制宜,高起點統籌兩河四岸雕塑規劃,為浐灞建設成大西安對外開放的核心功能區,大眾公共活動的高品質體驗地做出新的貢獻。(供稿 西安浐灞生態區管委會 編輯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