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美麗渭南建設,不僅僅是美麗道路的建設,更是美麗鎮街、美麗鄉村、美麗經濟、美麗文化的延伸,它是將鎮區、國省道和通景公路經過的鎮村連成片的建設;是補齊鎮村垃圾、污水治理、廁所革命三項短板的建設;是一種由外而內、從小到大人居環境整體提升的全方位建設。
煥然一新的街道(渭南市高新區崇業大道段)
近年來,渭南市委、市政府按照《陜西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2018-2020年)行動方案》要求,結合渭南“農業”和“人口”大市的特點,細緻規劃,制定了《美麗渭南建設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2018—2020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三年行動方案》)。按照《三年行動方案》規劃,2018年“五美”渭南建設首抓“道路”的要求,規劃以“美麗道路為骨架,美麗鎮街為節點,美麗鄉村為依託,美麗經濟為基礎,美麗文化為靈魂”,全面開展渭南全市道路風景美化建設。
“村在林中、院在綠中、人在景中,蔣吉村現在就是這樣的感覺,簡單、明瞭、可複製……”在渭南市蒲城縣蔣吉村“取經”的蒲城縣黨睦鎮副鎮長楊劍若有所思地説。走進蔣吉村,乾淨的道路,整齊的路燈,家家門前別致的小花園映入眼簾。
2018年以來,蒲城縣按照“五美”建設首抓“道路”的工作要求,率先打響了渭南市全市道路綠化提升工程攻堅戰,第一戰就從提升“美麗鄉村”道路街區環境入手,為渭南全市“五美”建設創新“蒲城經驗”。
“高速路上雖有服務區,但往往上廁所都要排隊。”來華陰旅遊的張女士剛下高速,就看到了“遊客集散中心”和“生態停車場”的標識,讓她的心情愉悅了不少。張女士看到的正是2018年渭南市全面鋪開建設的“生態驛站”中的“高速引線驛站”。
2018年來,為進一步完善道路旅遊服務功能,渭南市“美麗道路”建設的另一個重心放在了生態驛站的建設上。結合了人文、自然、歷史等因素,渭南市在全市靠近鎮區、旅遊文化古跡處規劃打造42個生態驛站,每個生態驛站配建標準化公廁、停車場、休閒餐飲等設施。截至目前,已建成生態驛站29個,嶄新的“美麗道路”服務水準進一步提升。
據了解,截至目前,渭南全市2018年完成道路綠化長度達858公里,綠化面積約7萬畝,實施鎮街立面改造23個,同步建成陜西省省級以上美麗宜居示範村15個,市級53個,建成道路生態驛站29個。(供稿 文/圖 渭南市委宣傳部 編輯 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