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羅赟鵬):1月26日,政協陜西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開幕,各界別委員聽取了政協陜西省第十二屆委員會常務委員工作報告和政協陜西省第十二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十二屆一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報告。
陜西省政協委員、陜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孫周勇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採訪(攝影 王丹)
會後,陜西省政協委員、陜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孫周勇在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採訪時表示,兩個報告佔位高、立意準,全面真實反應了過去一年陜西省政協工作,最有感觸的是2018年陜西省文化交流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作為一個文化遺産保護方面的參會者,我今年準備向政協提交加強秦漢時期國家祭祀遺存保護與展示利用的提案。我們知道陜西這幾年在寶雞地區發現了自秦始皇以來到漢武帝之前的大規模考古遺跡,自發現以來引起了社會各個層面的高度關注。關於如何進一步去保護它、展示它,我想地方政府應該在這些方面發揮更大作用,這也是推動文化遺産活起來,推動文化遺産保護和地方和諧發展的有力舉措。”孫周勇説。
孫周永表示,陜西的兵馬俑、法門寺、漢陽陵等資源,是陜西的一張張金色文化名片,也是陜西發展旅遊業所依託的基礎資源。文化遺産保護和旅遊發展之間並不矛盾,只要在文化遺産保護和旅遊開發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那將會促進兩者全面發展。
此外他還表示,自己除了建言文化遺産保護外,還關注了紡織企業職工待遇、環境保護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