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柳洪華):“2018年渭南全市經濟增長7.1%,儘管距離我們全年的目標任務有一定差距,但就目前的經濟形勢來看,7.1%是一個不錯的增長速度。全市經濟總體情況‘穩、快、好’。”1月25日,陜西省渭南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2018年渭南市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專題新聞發佈會,渭南市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副局長卞正坤向多家媒體通報2018年渭南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渭南市委外宣辦副主任祖亮主持會議。
渭南市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副局長卞正坤(右)進行發佈(攝影 劉嘉宸)
“穩、快、好” 三大因素支撐經濟平穩發展
渭南市合陽縣富源現代農業園區(供圖 渭南市委宣傳部)
渭南市陜西北人印刷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車間(供圖 渭南市委宣傳部)
卞正坤介紹,2018年間,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經濟結構改革任務,渭南市經濟攻堅克難,在強勢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取得了7.1%的穩定增長速度,離不開“三大因素”支撐全市經濟的平穩運行。
一是主要産業生産穩。第一點是糧食生産穩定,實現“十四連豐”,糧食産量穩居陜西省第一。第二點是工業生産基本穩定,2018年前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各月累計增速,均增長8%以上,1月-8月最低僅6.6%,全年回升到7.2%,總體呈波動回升態勢。第三點是服務業穩定發展,2018年,渭南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增長8.7%,佔GDP比重穩定在40%以上。
二是需求保持較快增長。第一點是投資增勢良好,2018年,渭南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4.5%,居陜西省第二位。第二點是消費保持兩位數增長,2018年,渭南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4%,雖然較上年回落3.2個百分點,但仍高於全國1.4個百分點,高於陜西省0.2個百分點。第三點是對外貿易持續向好,2018年,渭南市進出口總額增長28.2%,出口增長29.1%,分別較上年提高32.7、33.1個百分點,實現“轉負為正”,全年均保持28%以上的高速增長。
三是三大主體收入好。第一點是企業效益好,2018年以來,渭南市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保持50%以上的高速增長,1月-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總額73.96億元,增長79.4%。1月-11月,渭南市59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虧損企業102家,佔17.2%,較上年同期收窄2.2個百分點;第二點是降本增效成效明顯,1月-11月,陜西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6.75元,同比減少1.11元;第三點是城鄉居民收入好,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1133元和11655元,分別增長8.3%和9.4%;第四點是財政收入好,2018年,渭南市地方財政收入增長23.6%,較上年提高11.7個百分點。
“項目為王” 固定資産投資增長位居陜西第二位
“從需求的角度看,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卞正坤介紹,2018年渭南市始終堅持“項目為王”理念,把擴大有效投資作為2018年的重要任務來抓,全年經濟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4.5%,增長速度位居陜西省第二位,成為全年經濟發展一大亮點。
卞正坤説,渭南市2018年新增固定資産投資中,民間投資是投資較快增長的主力軍。2018年,渭南全市民間投資增長24.9%,佔固定資産投資的比重為38.3%,這為投資的較快增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建設、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獲批等一大批政策利好影響,渭南市區位交通優勢不斷彰顯,恒大、碧桂園、中海、富力等一批全國知名開發商紛紛入駐渭南,對渭南市房地産市場拉動作用非常明顯。2018年,渭南市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長35.4%,增速較固定資産投資高21.6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提高18個百分點,房地産投資不斷加快。
文化産業投資是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做大第三産業的基石。2018年,渭南市文化産業投資增長14.1%。其中以遊覽景區、娛樂休閒為主的文化休閒娛樂服務業投資增長12.4%,佔文化産業投資比重為72.6%。
“渭南市是一個文化旅遊資源大市,但我們還沒有成為文化産業強市,如何把這些文化資源挖掘出來,如何把這些文化旅遊資源變成産業,推向全國、全世界,投資是必須加強的。” 卞正坤介紹道,“隨著這幾年文化産業投資的快速增長,渭南市全域文化旅遊産業也將會迎來快速發展的大好時機!”
附圖 :一圖讀懂渭南市2018年經濟發展成績單(圖片來源 渭南市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