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消息:2018年,陜西省渭南市公路建設完成投資66.85億元,超出年初既定目標的33.7%。一年來,渭南市路網不斷完善,重點項目強力推進,在秦東大地上,一個覆蓋城鄉、便捷高效的公路交通網絡和佈局合理、層次分明、優勢互補、功能完善的現代化交通體系正在逐步形成。
渭南市高新區“櫻花大道”(朝陽大街)
完善的路網 條條大道皆坦途
“現在交通實在太方便了,不僅道路更加寬敞乾淨,而且出行可選擇的方式也變得越來越多,真可謂是條條大路通天下。”談及渭南市交通事業發展帶來的變化,渭南市大荔縣埝橋鎮村民吝秀麗稱讚道。
2018年,渭南市制定了“縣縣通高速、縣縣通城際(或高鐵)、市縣間通一級公路、縣縣間通二級公路、重點鎮通二級公路,將渭南市建設成為關中東部的區域交通樞紐城市”的總體目標,經過一年的發展,渭南形成了“兩縱四橫”的高速公路主骨架網絡、“一縱兩橫”的城際鐵路網以及“兩縱三橫”的一級幹線公路骨架網絡。
所謂“兩縱四橫”的高速公路主骨架網絡,即榆藍、榆商高速“兩縱”,菏寶、京昆、渭運(富平至永濟)、連霍高速“四橫”。“一縱兩橫”的城際鐵路網,即渭南至白水一縱,西安至韓城、西安至潼關兩橫。“兩縱三橫”的一級幹線公路骨架網絡,即規劃的209省道渭南至白水、242國道馮垣至大荔官池兩縱,108國道富平至韓城、108省道渭南至大荔、310國道渭南至陜豫界三橫。
如今,渭南市內國道、省道、縣道縱橫交錯,高速路、一級路、二級路依次貫通,條條大道猶如一張密實的“蜘蛛網”,緊緊地連通著秦東大地。
“四好農村路” 助推美麗新農村建設
2018年來,渭南市樹立高起點、高站位,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將中央“四好農村路”的建設要求與本地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三個經濟”、追趕超越等戰略充分融合,在秦東大地上打造出了一條産業興旺路、脫貧致富路、生態和諧路。
渭富渭河大橋
道路建設,綱領先行,為抓好“四好農村路”的建設,渭南市政府印發了《渭南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實施意見》、渭南市交通運輸局先後印發了《四好農村路建設實施方案》《四好農村路示範縣考評辦法》以及《四好農村路交通扶貧督導考評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
同時,渭南市通過推行“路長制”“一路一卡”等管理模式,細化督查考評措施,一月一檢查、一季一通報、半年一觀摩、年終一考評,在渭南全市全面掀起了“四好農村路”的建設高潮。
2018年7月,渭南市合陽縣路井鎮率先獲得“全市四好農村路示範鎮”稱號,一時間,渭南全市“四好農村路”示範鎮創建工作的積極性被激發。渭南各縣(市、區)因地制宜,創新發展,將大眾旅遊、農業觀光、民俗民宿、縣域文化傳承和特色産業發展深度融合,採用“交通+農業+旅遊+體育”等模式,創造性地開展和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
據了解,一年來,渭南市大荔縣、合陽縣被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國家扶貧辦三部委聯合命名為“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縣”,渭南市大荔縣、潼關縣、合陽縣被陜西省政府命名為“省級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同時渭南全市10個鄉鎮成功創建為“市級四好農村路示範鎮”。2018年間,渭南全境建成公路驛站26處,新增林帶2242公里,交通條件的全面改善,一個溝通內外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正在逐漸形成。(供稿 文/圖 渭南市委宣傳部 編輯 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