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消息:2018年,渭南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將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打贏藍天保衛戰作為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不斷強化環境監管,著力解決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環境問題,確保渭南市環境安全。
渭南城區一角
鐵腕治霾 堅決守護“渭南藍”
冬日的暖陽總是格外讓人留戀,只要有太陽,家住渭南市高新區的張女士午飯後總要到公園轉轉,她説:“曬曬太陽補補鈣,看看樹看看草,心情就會特別好。以前冬天霧霾重,我基本是能不出門就不出門。現在空氣好了,我也愛到公園轉了。”從“霧霾天”閉門不出,到主動出門賞景,張女士生活習慣的改變,也映射出了渭南市空氣品質的變化。
2018年,渭南市以打贏藍天保衛戰為目標,不斷強化措施,協調推進,制定了《渭南市鐵腕治霾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渭南市鐵腕治霾打贏藍天保衛戰2018年工作要點》等方案,明確目標任務,細化責任分工,加大督查巡查,形成了渭南全市上下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渭南市空氣品質保衛戰初戰告捷。
據統計,2018年全年渭南空氣品質達標天數178天,與2017年相比,達標天數增加了13天;重污染天數19天,同比減少12天,空氣品質較往年明顯改善。
澄城縣環保局工作人員在做水質監測
綜合治水 清澈碧水潤秦東
綠水環繞,沙鷗翔集,這是常常出現在詩人筆下的美景。如今,渭河堤岸風景如畫,湭河清清穿城而過,詩人筆下的美景就在渭南人身邊。而這一切都得益於渭南市對水環境的治理。2018年,渭南市以渭河、湭河和北洛河為重點,綜合施策,加強監管,積極推進水污染防治,取得了良好成效。
為確保渭南市水域全面達標,渭南市政府制定了《北洛河王謙村斷面限期達標方案》和《沋河張家莊斷面限期達標方案》,印發了《渭南市渭河流域水污染補償實施方案(試行)》,明確了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並進行了專項交辦,在渭南全市設置21個考核監測斷面,每月通報監測結果。經過各級努力,渭南市5個國考斷面全年平均水質均達到中省考核要求。
科學治土 守護百姓舌尖安全
2018年,渭南市全面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突出重點區域、行業和污染物,全面摸清土壤環境狀況,有序開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構建起政府主導、企業擔責、公眾參與、社會監督的土壤污染防治體系,有效防範風險,確保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為切實掌握渭南市污染地塊分佈及其環境風險情況,渭南市一方面強化重點監管企業監測,下發了《關於開展土壤重點監管企業自行監測工作的通知》,一方面組織15家土壤重點監管企業與各縣(市、區)政府簽訂了土壤污染防治責任書,督促企業制定自行監測計劃並開展監測;另一方面,積極開展污染地塊調查評估工作。通過調查評估,確定疑似污染地塊9塊,污染地塊1塊。目前,已完成4塊疑似污染地塊的初步調查報告。
針對固廢危廢規範化管理,渭南市開展了危廢規範化管理考核工作,順利完成了工業固(危)廢物申報登記、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備案、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統計和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防治信息發佈工作,危險廢物産生單位抽查達標率為86.84%,危險廢物經營單位抽查達標率為100%。渭南市還開展了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了渭南市經開區非法煉鉛等9起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活動。
大荔朝邑國家濕地公園飛鳥成群
重拳執法 讓環境違法無處遁形
春華秋實,渭南市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的良好成績,離不開各級環保部門的鐵拳執法。2018年,渭南市各級環保部門在執法監管中嚴守環境法律法規,積極施行《環保法》賦予的“查封扣押”“限産停産”“按日計罰”“行政拘留”等手段,堅持“嚴打違法”與“規範執法”相結合,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讓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無處遁形,讓心存僥倖的企業和個人吸取沉痛教訓,達到打擊一個、震懾一片的效果。
實施“鐵拳執法”,有力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渭南市嚴格落實《環保法》及四個配套辦法,持續加大環境執法力度,2018年共出動執法人員14927人次,檢查企業4520家次,共對502起環境違法行為進行了立案,其中對454起案件進行了處罰。渭南全市實施按日連續處罰案件10起,罰款99萬元,查封扣押144起,限制生産、停産整治61起,移送適用行政拘留環境違法案件32起,環境污染犯罪移送案件4起,實施行政拘留25人,有力打擊了環境違法行為。
堅持快速高效,及時受理查處環境信訪案件。渭南市12369環保投訴熱線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及時受理轉辦督辦群眾投訴案件,截至2018年12月底,渭南市共受理、轉辦、查處各類投訴案件1517起,其中上級督辦90起,12369環境熱線38起,12345政府熱線28起,微信舉報1286起,媒體轉辦57起,其他18起,做到了轉辦及時,查處到位,回復規範。
環境污染防治,是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的內在要求,2019年渭南市將不斷強化環境污染管控力度,用心守護一方凈土,築牢美麗渭南之基。(供稿 文/圖 渭南市委宣傳部 編輯 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