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宋佳):醫療衛生事關老百姓的生命健康,事關千家萬戶的“幸福感”“獲得感”,醫療改革一直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之一。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也是新醫改進入第二個十年的開局之年,醫療改革亟需深入推進。
在2月14日開幕的政協西安市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中,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就推進醫改、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等群眾熱議問題,對醫衛組的西安市政協委員們進行了採訪,委員們紛紛表示當前醫改的關鍵在於盤活基層醫療機構,讓患者在基層醫院安安心心看病。
西安作為西北地區醫療資源最為豐富的城市,一直在積極探索醫改的具體實施,取得了眾多成效:從排隊找醫生到家庭醫生主動簽約上門服務;從看病遠、看病難、看病貴到綜合醫改、分級診療、藥品零差價等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實施;從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到現在的核磁共振、3D顯微鏡、手術機器人……
但是,醫療改革是一個不斷推進的過程,只有新起點,沒有最終點,在成效背後仍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
例如,春節收假之後,各大醫院人滿為患、患者扎堆看病的現象仍然存在。那麼,醫療改革持續推進的過程中,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是什麼呢?西安市政協委員們不斷提起的關鍵詞包括“基礎醫務人員的能力和收入”“緊密型醫聯體”“分級診療”。
西安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委書記劉順智:補齊基層醫療短板
西安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委書記劉順智表示:“衛生健康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涉及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今年(2019年)西安市深化綜合醫改工作要重點圍繞四個方面。”他具體解釋了這四個方面:
一是打造“一帶一路”國際醫療中心。實施《西安市醫療機構設置規劃(2018-2021)》,調整醫療資源佈局,優先佈局西鹹新區、高新區、曲江新區、經開區等區域,每個遠郊區縣至少有1所三級醫院。加快國際化醫療機構建設,引進一批國際一流醫院。西安市三級醫院將加強國際病區建設,支持市屬市管醫療機構申報國家級、省級區域醫療中心,滿足人民多樣化的看病就醫需求。
二是持續推進以醫療聯合體建設為載體的分級診療制度。西安這兩年通過5所三級醫院託管5所區縣級醫院,實現人財物一體化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患者的流出量在減少,縣區級醫院的醫療服務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所以今年(2019年),將加快推廣緊密型醫療體建設經驗,在城區分區域建立城市醫療集團,在遠郊區縣繼續推行三級醫院託管縣區醫院,縣級醫院牽頭建立醫共體,把三級醫院的管理服務能力和水準向基層延伸,使群眾在家門口或者縣域內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水準,同時醫療費用也得到下降。
三是加快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作為“健康守門人”的作用發揮的還不夠好。從2019年起,計劃通過三年時間來加快補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短板。首先,市本級財政投入1010萬元,用兩年時間在全市各區縣、開發區建設133所新的接種門診和接種點,確保疫苗接種品質和人民群眾的接種安全。其次,加快信息化建設,要大力發展“互聯網+醫療”,實現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上級醫院在會診、病理、檢驗等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實現病人不跑腿,信息來跑路。最後,重點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薪酬制度改革,提高基層醫務人員的薪酬待遇和工作積極性,有效解決醫務人員下不去、下去以後留不住、留住以後職業前景不好的現狀。
四是持續加強醫療衛生機構的監管。對於公立醫院,西安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將以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為抓手,加快破解體制機制,加快建立體現成本和收入結構變化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控制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強化公立醫院公益性質。同時,要推行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特別是規範民營醫院的發展,建立健全醫療衛生行業社會信用機制、綜合監管結果協同運用機制和黑名單制度,為市民營造良好的就醫環境。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劉青光:破機制 充分解決基層醫務人員能力和待遇問題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劉青光表示:“隨著社會的發展,‘看病難’‘ 看病貴’的問題在逐漸趨於緩和,但這其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這其中有相對和絕對的問題。從絕對角度來講,我們和發達國家相比,一些公共資源的配給、配齊等方面可能還有不足的地方;從相對角度來講,就涉及到醫療資源不均衡的問題。儘管提出了‘大病不出縣’‘ 分級診療’等等,但是在踐行層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根本問題在於要破機制,要充分解決基層醫務人員的能力、水準、素質問題和待遇問題。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今年(2019年)在醫改方面主要實施兩項內容,城市醫聯體和縣醫聯體。我們屬於城市的中心醫院,主要關注城市醫聯體,我們已經在雁塔區率先做了這個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在深入推行中,還將加大醫聯體深度融合。”
空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皮膚科主任王剛:各級醫院合理分工 患者就診趨向合理化
空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皮膚科主任王剛表示:“‘看病難’‘看病貴’是一個需要逐漸完善的問題。一方面,醫療服務供給側要不斷完善、滿足大家看病的需求。另一方面,患者就診也要不斷合理化。比如一個感冒,可能到社區診所就可以解決,但是很多人希望到大醫院就診。所以應該對各級醫院進行合理分工,讓老百姓更清楚患病後,應該去哪一級的醫院去就診,使醫療資源達到最合理的配置和使用。”
西安市紅會醫院膝關節病區副主任肖琳:加強對基層醫院的投入 留住病人
西安市紅會醫院膝關節病區副主任肖琳表示:“老百姓看病的時候,首先是奔著醫院的醫生去的,沒有好醫生,他只能往大醫院擠。但是大醫院不會無限制擴張,自然就會造成‘一床難求’‘一號難挂’的問題。所以我覺得應該加強對基層醫院的投入,包括醫療資源投入和人員收入的投入,並在這基礎上提高技術水準,然後患者才會信任基層醫院,才能完成就醫層級的分流,最終解決‘看病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