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柳洪華):“聽完李明遠代市長的報告後非常振奮,深刻感受到西安的追趕超越和高品質發展取得的成績,讓我們在西安工作和生活的人都很有幸福感和自豪感。作為人大代表,我有責任積極投入到西安的追趕超越和高品質的發展之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解慧明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採訪時説。
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解慧明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採訪(攝影 李歐)
以“名校+”為抓手 增加優質教育資源
“2019年西安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全面提升公辦學校辦學品質,持續做大優質教育資源總量,新組建市級‘名校+’教育聯合體40個以上;出臺新一輪中小學、幼兒園佈局規劃,啟動新建中小學34所、幼兒園54所,擴建中小學62所、幼兒園21所,確保新增中小學學位8萬個、幼兒園學位2萬個以上。目前,西安的優質資源總量還相對不足,鋻於這一點,西安正在大力實施‘名校+’戰略,將現有的學校、新建的學校和實力相對較弱的學校迅速融合發展,辦好家門口的、家長滿意的學校。”解慧明説道。
“2018年‘名校+’工程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一批新的優質學校迅速成長。2019年我們會再發展、再建設一批‘名校+’教育聯合體,進而增大西安優質教育資源總量,有效緩解擇校問題。”解慧明説。
加強家庭教育 引導家庭樹立科學擇校觀
解慧明表示,對於西安的教育發展,做好教育資源分配,除了增加資源供給,還要引導家長確立正確的擇校觀。
“現在的家長對優質教育的需求,有種過度的焦慮感。當下的教育是面向未來的,我們要引導家長們認識到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個體,都會成為最好的自己。這既需要每一所學校都有特色,供家長和孩子們選擇,也要發現孩子在哪一方面最有發展的潛能和最感興趣的領域,讓每個孩子都到最適合的學校去成長。”解慧明説。
解慧明還表示,人們只有明確教育是一門科學,才能進行科學的教育。在這一點上,家長需要和學校共同努力。“目前我們家庭教育方面比較弱,我在小組討論中提了加強家庭教育,期望能夠成立西安的家庭教育委員會的建議。” 解慧明説。
對於西安教育未來的期望,解慧明表示,從西安和成都、青島、深圳等城市的對比來看,西安的教育科研力量還比較弱,今後要加強教育科研人員力量。
解慧明説:“一個區域的教育品質和這個區域的教育科研水準有一定關係,因此我期望我們的教育科研能夠支撐教育發展、引領教育實踐。所以我建議組建西安教育科研智庫,更好地解讀西安教育決策,讓我們的老百姓能更加認可西安的教育政策,然後使西安教育決策更好地實施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