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渭南經濟亮點回眸:高品質發展的渭南答卷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9-02-18 18:02:32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 新年新氣象,新春新活力。近日,渭南産業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渭南市重點項目建設如火如荼。黃土旱垣國家光伏應用領跑基地項目實現並網發電,開沃新能源、帝亞一維純電動汽車整車製造項目、美益特EGR閥等項目順利開工建設,以3D列印培育基地為載體的增材製造行業成功獲批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一次次刷新的“渭南速度”,一份份高品質發展的“渭南答卷”,正在新時代追趕超越的征程上標注著清晰的“渭南印記”。

  剛剛過去的2018年,面對嚴峻的形勢和挑戰,渭南市工信系統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特色主導、龍頭帶動、技改提升、集聚集群”的發展理念,以穩中求進,提質增效為總基調,加強渭南工業的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著力打造精細化工、裝備製造、食品醫藥、新能源新材料、航空五大産業集群,突出大企業引領、大項目帶動、大園區支撐,強化科技創新和節能降耗,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促進工業結構轉型和産業升級,實現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2018渭南經濟亮點回眸:高品質發展的渭南答卷

  電子工業正在渭南市快速增長

  2018年,渭南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産值1969.62億元,同比增長17.89%;完成工業增加值539.56億元,同比增長7.2%。

  2018渭南經濟亮點回眸:高品質發展的渭南答卷

  渭南工業製造正在向“智”造轉變

 按下提檔升級“快進鍵”,激活發展新動能

  “過去,我們著力解決‘有沒有’‘富不富’的問題。如今,我們開始從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升,正著力解決工業發展‘好不好’‘強不強’的問題。” 渭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王蕾的話擲地有聲。

  2018年以來,渭南市積極應對鋼鐵、煤炭去産能對全市工業增長産生的不利影響,加快發展新動能培育,全力推進新舊動能柔性轉換。2018年,渭南市85個重點工業類項目完成投資238億元,佔年度計劃的98%。

  富平燃氣綜合利用、陜化填平補齊等傳統産業改造提升項目,高新區天臣、星美等動力電池新增産能項目加快建設。北人印機智慧工廠示範線建成投用,帝亞一維純電動汽車整車製造項目、美益特EGR閥等項目順利開工建設。國家民機科研試飛基地項目6000畝土地全部徵遷到位,以3D列印培育基地為載體的增材製造行業成功獲批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

  2018渭南經濟亮點回眸:高品質發展的渭南答卷

  新型技術及材料成為發展方向

  鹵陽湖航空小鎮列入國家第一批特色小城鎮推薦案例庫,中俄國際産業園項目在渭簽約。渭南市新能源電池規劃産能達32.4GWh(億瓦時)。開沃新能源商用車智造基地項目落戶渭南,新能源汽車強鏈補鏈取得實質性進展。

  創新體系帶動,提升企業“核”動力

  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而技術創新則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近年來,渭南市鼓勵支持企業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和技改資金投入規模,企業的創新實力不斷加強,出臺了“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實施意見,印發了“3D列印、酵素、新能源汽車”三條産業鏈的發展推進方案,梳理産業發展路徑,助推新興産業發展。

  渭南市10個項目獲得省工業轉型升級和高端裝備製造專項資金1110萬元。北人印機獲批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白水杜康、石羊長安花獲批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康禾立豐等8戶企業被認定為市級企業技術中心。

  去年,渭南市已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戶,省級28戶,市級37戶。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成果突出,在工信部、國家發改委開展的“寬頻中國”示範城市創建中獲評3項優秀城市表彰。

  推進産業園區建設, 築牢投産創業的“基石”

  放眼望秦東,一個個項目開工建設,一排排廠房拔地而起,一台臺機組高速運轉,一家家企業投産達效……去年以來,渭南市不斷加大工業園區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開展渭南市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建設運行專項檢查工作,提升環境承載能力。

  渭南市縣域工業集中區和創新創業基地爭取省級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共計1270萬元。白水蘋果科技産業園融通型載體項目獲批2018年度省級中小企業特色載體項目補助800萬元。

  渭南將“富閻一體化”作為促進軍民融合的重要抓手,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加快合作共建,配合陜西省完成《軍民融合助推富閻一體化發展行動方案》。會同渭南市考核辦開展了全市工業園區建設和發展專項觀摩活動,形成了渭南市工業園區互學、互評、互相借鑒發展經驗的良性格局。

  2018年,渭南市開發區工業園區共有入園企業1227個,其中投産企業960個;實現營業收入2430億元,完成工業總産值1916億元,繳納稅金85億元,吸納就業21.2萬人。

  一串串鼓舞人心的數據,足以讓人相信,隨著園區大規劃、大建設、大發展的效應顯現,多個“大塊頭”項目陸續投産,創業的“基石”不斷夯實,一個經濟騰飛的渭南正在崛起。

  提升服務強化保障,著力發展壯大民營經濟

  哪民營經濟活躍,哪經濟就有活力。建設美麗渭南,民營經濟要發揮更大作用。2018年,渭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以貫徹《渭南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實施意見》和《渭南市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的實施意見》為契機,全力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近年來,渭南市先後從工業穩增長專項資金中累計投入9300萬元,用於組建中小企業發展基金。

  2018年渭南為7戶企業爭取中小企業扶持基金2700萬元;組建政銀企交流平臺,為46家企業爭取銀行授信貸款;共認定省級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示範企業18家;中小企業獲得市場主體培育成長項目108個,扶持資金2470萬元;服務體系類項目11個,扶持資金216萬元;9戶企業獲批陜西省中小企業創新研發中心。

 堅持“綠色+高效”,治污降霾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在邁向高品質發展的新征程上,渭南市堅持品質第一、效益優先,始終把握好“綠色+高效”的關鍵詞,堅持治污降霾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著力構建現代化經濟建設體系。

  渭南市強力推進“散亂污”工業企業綜合整治工作,採取“明察+暗訪”“隨機+點穴”相結合的方式,累計摸排“散亂污”工業企業2924戶,完成“散亂污”工業企業綜合整治2376戶。

  夢想是打拼出來的,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新的一年裏,在渭南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渭南市堅持“特色主導、龍頭帶動、技改提升、集聚集群”的發展理念,全面加快工業結構轉型和産業升級歷史進程,奮力開創新時代渭南改革發展新局面,以今天的奮鬥成就明天的輝煌。(供稿 文/圖 渭南市委宣傳部 編輯 李妍)

編輯: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