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張靜攀):2月15日至2月18日,2019年西安“兩會”在陜西大會堂舉行。2019年西安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18年西安市進出口總額達3303.87億元,增長29.6%,增速居中國副省級城市第一。
西安“兩會”上,對外經濟發展成了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點話題。
“2018年西安外貿總額超過3000億元超乎想像。”西安市人大列席代表、西鹹新區黨工委委員、空港新城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賀鍵説道。西鹹新區空港新城作為西北地區最重要的航空、鐵路、高速公路匯集的核心交通樞紐,擁有陜西唯一的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是陜西發展臨空經濟的重要承載區。2018年西鹹新區空港新城臨空經濟産值突破100億元人民幣,貨運量突破31.26萬噸,在全國十大樞紐機場增速排名第一,進出口貨值達8.2億元人民幣,在2015年同期獲批的全國15個綜合保稅物流中心裏排第一。賀鍵表示,2019年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將圍繞機場三期建設,航空貨量將突破40萬噸,進一步推進“三個經濟”建設,助力大西安追趕超越高標準發展。
西安市政協委員、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主任孫藝民表示,2018年,西安國際港務區不斷加快新築鐵路物流基地建設,建成了全國最大的鐵路物流服務中心,為構建鐵路樞紐奠定了基礎。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數量超千列,並且實現重載率、貨運量、實際開行量三項指標全國第一,成為西安打造對外開放大通道的重要抓手。2019年,西安國際港務區將繼續加快物流服務平臺建設,發揮協同作用,持續強化樞紐功能;完善好口岸體系,加快申報進口水果指定口岸,運營好糧食、肉類、整車指定口岸及跨境電商綜合實驗區,抓好關檢聯盟、通關一體化、自貿改革等機遇,不斷提升西安門戶開放水準和層次。
西安市政協委員、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袁曉玲表示,要不斷加快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整合放大臨空經濟優勢,構建西安通達世界的“空中絲綢之路”,打造吸納全球要素資源的開放門戶,為聚力發展“三個經濟”,加快追趕超越提供強勁動能。
西安市政協列席人員、西鹹新區黨工委委員、灃東新城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柳政表示,2019年,在鞏固既有成果的基礎上,西鹹新區灃東新城將進一步深化與俄羅斯的交流合作,將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擴大到産業領域,同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吸引更多的俄羅斯企業和歐洲企業到灃東新城來發展。此外,西鹹新區灃東新城還將為前來創業的俄羅斯人在簽證辦理方面爭取更多的優惠政策,力爭將灃東新城打造成俄羅斯人在中國西部地區投資、創業、就業的首選地。
據了解,過去幾年西安開放型經濟增勢強勁,與成都、武漢、杭州等同類城市的差距在不斷縮小,部分指標已居領跑位置。2016年,西安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45.05億美元,低於成都41.12億美元,低於武漢40.18億美元,低於杭州27.04億美元。2017年,西安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53.07億美元,增長17.8%,增速分別較成都、武漢和杭州加快45.8、36.3和26.1個百分點,差距快速縮小。
2018年,西安進出口總值達到3303.87億元,佔陜西全省94.03%,增長29.58%。2016年、2017年、2018年,西安的外貿依存度分別為29.22%、34.08%、39.57%,年均提升超過3個百分點,其中2018年外貿依存度高於全國、陜西全省5.69%和25.19%。
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獲批、中歐班列“長安號”的開行、國際商事法庭的落地以及第五航權的獲批,不斷夯實了西安作為“一帶一路”重要門戶和節點城市的地位。2018年,西安對外經濟發展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外貿總額突破3000億、增速29.6%,中歐班“長安號”開行超過1300列……這些數據對於既不沿邊也不沿海的西安來説實為亮眼,刷新了外界對這座千年古都的長期認知,也讓西安以包容開放的新形象展現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