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國駐華大使在永興坊裏鬧元宵 體驗地道中國民俗年味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9-02-20 14:26:19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柳洪華);元宵要“鬧”,民俗味最重要。2月19日正值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西安永興坊熱鬧非凡。來自薩摩亞、馬爾他、白俄羅斯、斯洛伐克、印度尼西亞、克羅地亞、西班牙、匈牙利的八國駐華大使、官員及《世界中國》雜誌社社長與永興坊非遺工匠一起滾元宵、品湯圓、吹糖人、畫糖畫,感受“最中國”的西安年、“最民俗”的永興坊。

八國駐華大使在永興坊裏鬧元宵 體驗地道中國民俗年味

  駐華大使及嘉賓們與永興坊非遺工匠合影(攝影 柳洪華)

  在永興坊牌樓下,灶膛上支著一口大鐵鍋,鐵鍋裏的元宵不停地翻滾,香飄滿園。在活動現場,鐵鍋兩旁的非遺工匠正為遠道而來的駐華大使及嘉賓們開始吹糖人、畫糖畫、捏面人......百餘家商戶端上了自家精心製作的元宵,來自永興坊“關中樓”“陜南樓”“陜北樓”三大主樓的廚師長,他們也在忙活著滾元宵、煮元宵。濃濃的節日氛圍讓駐華大使及嘉賓們對獨特的陜西文化産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且參與其中。

八國駐華大使在永興坊裏鬧元宵 體驗地道中國民俗年味

  駐華外交官體驗吹糖人(攝影 柳洪華)

  活動現場,駐華大使及嘉賓們用中文向遊客們拜年。熱氣騰騰的元宵從貼有“福”字的鍋中舀出,送到駐華外交官們的手中,寓意接“福”送“福”。駐華大使及嘉賓們品嘗元宵的同時,還分發給在場的遊客。

  隨後,駐華大使及嘉賓們走入永興坊街區參觀,體驗和品嘗了漢陰白火石汆湯、“網紅”打卡地摔碗酒、陜北子長煎餅、橫山烤羊肉、柞水洋芋糍粑、寧強千錘酥、定邊何老大釀皮等美食。

  在永興坊108坊,駐華大使及嘉賓們圍坐在具有陜西民俗文化的八仙桌旁,端著重三斤八兩、有著“三秦大地、八百里秦川”之意的關中大碗,體驗了陜西地地道道的“咥”面文化。最後駐華大使及嘉賓們前往陜西美食博物館觀看了國家級非遺——華縣皮影,參觀了陜西民俗街。

八國駐華大使在永興坊裏鬧元宵 體驗地道中國民俗年味

  駐華外交官體驗陜北文化(攝影 王蓉)

  在體驗過程中,駐華大使及嘉賓們認真地學著“陜西蹲”、用筷子挑著biangbiang面、説著陜西方言“嘹咋咧”、掄著木棰砸糍粑......他們還時不時拿出手機,記錄精彩的瞬間,對琳琅滿目的美食讚不絕口,感嘆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駐華大使及嘉賓們紛紛表示,元宵節讓他們感受到了一次歡樂的視覺、聽覺的文化盛宴,對古城西安、唐韻永興坊有了全新的認識,一定會向更多人介紹西安、宣傳永興坊。

  八國駐華大使在永興坊裏鬧元宵 體驗地道中國民俗年味

  駐華外交官與陜北民歌演員合作(攝影 王蓉)

  此次“外交官西安過大年”活動,是西安在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進程中,以“西安年·最中國”活動為契機,向世界發出的“邀請函”。駐華大使及嘉賓們通過對西安歷史文化、美食文化及傳統民俗的感受和體驗,向世界傳播著濃厚的“中國年味”。

  永興坊,一個以傳承和守護陜西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中國名坊,它不僅喚醒了人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情愫,更為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元宵佳節,永興坊以另一種風貌與韻味歡迎海內外友人來這裡感受盛唐美韻,讓海內外朋友在這裡度過一個具有濃厚年味、趣味、福味、美味、鄉味且回味無窮的西安年、民俗年。

編輯: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