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饃蒸出幸福年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9-02-22 16:04:49

  過年蒸花饃是我國北方地區的傳統民俗之一。按照習俗,從小年開始到正月十五,不少人家都忙著蒸花饃,讓再普通不過的麥麵饅頭,搖身一變成為一件件藝術品,為節日增添了濃濃的喜慶氣氛。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10

  花饃上的面塑小人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11

  豬年花饃

  在渭北農村,農家主婦用巧手捏出的花饃無論是造型還是色彩,都讓人愛不釋手。精美的花饃象徵著吉祥如意,寄寓著人們深厚而美好的感情,“蒸”出了群眾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

  澄城縣韋莊鎮東白村東婭銀説:“做花饃的面一定要揉得筋道有彈性,這樣做出來的饃才會光滑細膩,做好的饃能存放十天半月。”在剛剛出籠的花饃中,有一個籃子模樣的花饃造型獨特,東婭銀介紹説叫作“喜兜”,兜裏裝著滿滿的喜慶。今年是豬年,當然也少不了各種小豬造型的花饃。

  “過年如果不蒸花饃就感覺沒有過年一樣,把各種寓意深刻的形象在花饃中體現出來,也象徵著我們對好日子好生活的期盼。”東婭銀介紹説,花饃既能觀賞,又能食用,更重要的是文化內涵豐富,還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平日裏鄰裡誰家有個大事或者傳統節日,她總會蒸不同類型的花饃送人,寓意討個好彩頭。

  東白村村委會主任王改萍説道,花饃這種純手工製作的麵食具有鮮活的生命力和動人的情懷,希望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學習和傳承,保護傳統文化,推廣家鄉特色。(資料來源:渭南市委宣傳部)

編輯: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