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羅赟鵬):2月22日,西安市政府舉辦2019“西安年·最中國”系列活動總體情況新聞發佈會,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王慶華介紹相關情況。王慶華表示,截至2月22日,2019“西安年·最中國”活動已經進行了54天,策劃推出的12個主題共計251項活動中已經完成208項,正在進行42項,計劃于3月6日舉辦最後一場活動,2019西安年活動將持續到正月底。
據悉,春節假期,西安市旅遊接待人數和收入再創歷史新高,共接待遊客1652.39萬人次,同比增長30.16%;旅遊收入144.78億元,同比增長40.35%。
2019“西安年·最中國”活動聚焦中國年,深挖年文化,突出西安特色文化,使文化過年、過文化年成為市民群眾的共識。王慶華表示,2019年“西安年·最中國”以更加鮮明的特色,更加響亮的品牌,更加強勁的保障力,吸引更多的遊客來西安過大年。這些特色讓“西安年·最中國”活動成為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典範和示範,成為彰顯文化自信、展示西安獨特文化魅力的城市IP,極大提升了西安在中國乃至全球的影響力和美譽度。
春節假日期間,現代唐人街接待遊客達387.27 萬人次,同比增長235.59%,這條“盛唐天街”成為2019年現象級的旅遊案例。另外,2019年西安市推出“博物館裏過大年”,也成為一大特色亮點,以西安博物院作為主要活動會場,打造“小雁塔祈福”“中國年文化在西安主題展覽”等西安年活動,滿足廣大群眾祈福文化體驗需求。西安市文博單位共接待遊客227.7萬人次,同比增長10%。活動前期,2019“西安年·最中國”在中國14個主要城市開展媒體行銷宣傳,與攜程合作開展“全球網絡大行銷”。春節前夕,西安市相關人員還赴意大利、日本東京進行2019“西安年·最中國”海外專題推介,1月29日陜西省雜技團赴烏干達進行迎春聯歡活動。2月16日,薩摩亞、馬爾他、白俄羅斯、斯洛伐克、印度尼西亞、克羅地亞、西班牙、匈牙利等八國駐華大使、官員,參加了西安市的“外交官西安過大年”活動,讓“西安年·最中國”走出國門,提升國際影響力。
王慶華表示,2019“西安年·最中國”旅遊收入在2019年春節旅遊30個熱點城市中位列第3,僅次於成都、重慶。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西安市接待旅遊人數僅次於成都、廣州,排名第3,與2018年持平。旅遊人數增幅高於成都10.06個百分點,高於廣州21.5個百分點;旅遊收入增幅排名第2,僅次於成都,較2018年上升一位。西安市旅遊接待人數、收入及增幅位居陜西內各地市前列。
在2019“西安年·最中國”活動期間,西安市通過舉辦大唐西市春節文化廟會、2019西安市新時代民俗文化年展、陜西省十市迎新春民俗大展示、小雁塔薦福文化大廟會等系列活動,讓廣大市民遊客能夠深度參與,親身領略傳統文化魅力,盡享精彩文藝演出盛宴。此外,西安市通過開展迎新春惠民巡演,為市民群眾上演了舞蹈、快板、音樂劇、曲藝説唱、雜技、小品等精彩的文藝節目;通過開展鑼鼓、秧歌、社火、廣場舞等形式多樣的系列活動,豐富了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同時西安市先後在鐘鼓樓、明城墻、曲江創意谷、大明宮、高新嘉會坊等地舉辦新春快閃活動,吸引市民遊客參與互動。
王慶華表示,目前2019“西安年·最中國”系列活動還在繼續,正在進行“繼往開來”——重溫紅色記憶、“陜派民俗”春節燈會暨民俗文化大廟會、唐都上元不夜城·2019西安城墻新春燈會等42項活動,西安市將進一步強化對各項活動的組織協調和跟蹤研判,深挖文化內涵,讓“文化自信”融入血脈,把“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送進遊客市民心田,做好詩與遠方的完美結合。西安市將繼續堅定不移走好“文化驅動”城市發展新路,努力將“西安年·最中國”城市IP向實體産業延伸,讓文化落地實業,營造經濟與文化共生共長的良好生態,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