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消息:近年來,西安市長安區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持續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強化環境衛生整治工作,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據悉,2019年,長安區將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35%的目標,同時,長安區還將通過垃圾壓縮站的建設,使全區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6%。
垃圾處理不留死角
2018年,長安區相繼印發《關於在全區開展農村垃圾大排查、大整治及清除衛生死角工作的緊急通知》《關於在全區開展“垃圾革命”的重要通知》,掀起了全區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和生活垃圾治理的高潮,為持續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大排查、大整治、清除衛生死角及房前屋後積存垃圾、“三堆”、治理環境“臟、亂、差”現象和無暴露垃圾,為提升村容村貌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長安區各街道在對排查出的非正規垃圾堆放點進行專項整治的同時,還建立了臺賬,實行銷號制度。據悉,2018年,長安區累計整治衛生死角1895處,清理垃圾4120余車、建材雜物亂堆亂放2318處。與此同時,長安區建立健全“區、街、村”三級巡查機制和長效管理機制,各路段明確責任人,實行任務包乾和網格化管理。
“垃圾銀行”變廢為寶
近年來,長安區持續推進“互聯網+垃圾分類減量+再生利用+新網工程”的“四網融合”模式“垃圾銀行”工作。居民在垃圾分類處理過程中,不僅可以分類投放生活垃圾,還可以通過專門的系統平臺獲得積分,這些積分可以在定點商店兌換生活用品。目前,長安區新型“垃圾銀行”收集垃圾總積分9194572分,垃圾減量體積4752.69立方,居民參與率達到85.5%,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垃圾不出村減量化65%以上,其中資源化利用率98.3%。
西安市長安區翁家寨村智慧高效防臭堆肥房
此外,2018年長安區還以秦嶺北麓環山路沿線為重點,按照“戶分類、村收集、街轉運、區處理”的模式,打造環山路生活垃圾分類帶。在長安區沿山58個村配置了智慧回收箱、綠色便民公益收購服務站、智慧高效防臭堆肥房等設施。
據了解,這種能對可腐爛垃圾進行堆肥處理的智慧高效防臭堆肥房,目前已建成10座,且初具規模。
環衛設施配備到位
2018年,長安區在已有的三座固定垃圾壓縮站的基礎上,又新建成了杜曲、大兆、引鎮、太乙街道4個垃圾壓縮站,並開始運營。同時,長安區還為各街道採購配發了149個密閉式垃圾箱、1600輛保潔三輪車、2100套保潔服裝等必要設備。目前,11個移動式垃圾壓縮罐、5輛勾臂式垃圾清運車也已採購到位。
加強公廁維修管理
為持續推進“廁所革命”,西安市城管局要求各相關單位嚴格落實“所長制”,責任明確到人,切實做好公共廁所保潔,確保公共廁所按時開放。長安區各公廁“所長”積極履行職責,對公廁定期進行檢查,繼續落實公共廁所“四級管理”制度,通過健全機制、明確責任、掛牌服務等措施,全面推行廁所“所長制”管理模式,安排專人對公廁設施、環境衛生等進行全面排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廁所環境乾淨整潔、設施運轉良好,為廣大群眾提供衛生、整潔、便利的如廁環境。
西安市長安區引鎮公廁
2019年,長安區將繼續加強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及垃圾治理工作。鞏固環山路沿線9個街道垃圾分類成果;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35%的目標任務;並且通過在未建設垃圾壓縮站的街道(子午、魏寨、鳴犢、王莽、楊莊等街道)建設5座移動式垃圾壓縮站,使長安區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6%,徹底解決部分街道生活垃圾無處消納處理的難題。(供稿 文/圖 西安市長安區網信辦 編輯 段曉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