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榆林市榆陽區:打好“攻堅戰”做好“大文章” 助推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9-03-09 17:30:16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2018年以來,榆林市榆陽區林業投入資金2.6億元,完成營造林11.5萬畝,綠色廊道綠化300公里,村莊綠化60個,義務植樹170萬株,林業總産值達7.7億元,實現營造林任務、林木覆蓋率、林業總産值“三連增”。

  2019年榆陽區林業建設將按照“沙地效益化、山區林果化、川道林網化、城區園林化、鄉村森林化、廊道林蔭化”“六化”同步的總要求,以加快推進“育苗造林一體化、育苗造景一體化、育林購綠一體化”“三育一體”造林機制改革為根本動力,全力打好林業生態建設三場“攻堅戰”,做好生態文化和林業産業“兩篇大文章”。

  榆林市榆陽區:打好“攻堅戰”做好“大文章” 助推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

  風景如畫的榆陽一角(攝影 王丹丹)

  打好三場“攻堅戰”

  第一場“攻堅戰”就是要打好“三環三帶五園七廊道”環榆生態圈建設攻堅戰。2019年榆陽區將按照“擴綠、增厚、添色”和“廣植市樹、市花”的總體實施理念,投資2.3億元,完成繞城景觀環線、長城防護林帶、城郊榆樹園、城西桃樹園、榆佳高速、榆綏高速等16項綠化項目的“三環三帶五園七廊道”環榆生態圈建設,新增環城防護林帶100公頃,新增城鄉結合部棄耕地、裸露地覆綠美化100公頃,新增道路綠化100公里,道路綠化補植提升100公里,把環榆生態圈建設打造成榆林市乃至陜西省的樣板工程。

  榆林市榆陽區:打好“攻堅戰”做好“大文章” 助推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

  小橋流水人家(攝影 王丹丹)

  第二場“攻堅戰”就是要打好15萬畝國土綠化攻堅戰。榆陽區將解決當前苗木結構性過剩和仍處於生態脆弱區的突出問題。2019年榆陽區將投資6000萬元,在北部沙區完成以樟子松為主的生態林10萬畝;在南部山區發展以山地蘋果為主的特色經濟林1.5萬畝;投資1200萬元完成汽車産業園、麻黃梁工業園區、青雲寺景區、紅石橋樂沙戲水景區等重點區域綠化工作,完成城區學校、醫院、企事業單位等公共場所的綠化美化;投資3100萬元,完成“十鎮、百村、千戶”的綠化美化,建設一批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和森林村莊。

  榆林市榆陽區:打好“攻堅戰”做好“大文章” 助推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

  美麗的榆溪河園兩岸(攝影 王丹丹)

  第三場“攻堅戰”就是要打好責任到人、嚴處重罰的精準管護攻堅戰。榆陽區將提升區、鎮、村三支隊伍的資源管護能力,健全林木管護站、家庭林場的管護職能,試行推廣林長制資源管護機制,進一步落實生態資源管護行政首長負責制,確保榆陽區480.2萬畝森林資源安全;推進依法治林進程,嚴厲打擊亂砍濫伐、亂捕濫獵、毀林開墾、非法佔用林地、濕地等各種破壞生態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狠抓封山(沙)禁牧監督檢查,提升基層護林意識,全力保護生態建設成果;加快森林生態修復進程,在南部山區完成退耕還林撫育15萬畝,在北部沙區完成灌木平茬15萬畝。榆陽區將同時做好榆溪河、無定河等水系、濕地、水源地的水源涵養林建設;加強森林防火工作;做好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強化監測預警、檢疫禦災和防控減災能力,著力抓好重大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

 做好兩篇“大文章”

  第一篇“大文章”就是要做好生態文化旅遊這篇大文章。榆陽區將啟動榆林動物園、小紀汗森林康養中心基礎性建設;做好榆林國家沙漠森林公園、東沙季鸞公園、小紀汗萬畝樟子松園、大墩山森林公園等生態宣教標識體系和景觀節點提升建設,建成承載榆林地名文化符號的榆樹園和以市花桃花為主題的“桃樹園”;完成季鸞公園環境教育中心、動物園環境教育中心和林業展覽館布展工作;辦好以杏樹為主的生態旅遊文化活動;完成《榆陽治沙七十年》專題片製作和《綠色記憶》的編制、出版工作。

  榆林市榆陽區:打好“攻堅戰”做好“大文章” 助推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

  最美榆陽藍——中營盤水庫(攝影 王丹丹)

  第二篇“大文章”就是要做好林業産業這篇大文章。榆陽區將在北部沙區開展以草定畜工作,注重發展草産業和中藥材産業,在南部山區進一步鞏固大扁杏産業,發展以山地蘋果為主的特色林果産業;發展桑産業,加大南部山區桑樹管理水準,深化桑産品綜合開發利用,繼續推廣“農戶+合作社+公司”的經營模式,新建果桑基地1000畝,完善和建立桑産業加工點30個,建立生態脫貧的長效增收機制;創新苗木産業,提倡“育苗造景一體化”的發展模式,發展壯大苗木花卉産業基地;扶持和服務林業龍頭企業,鼓勵發展林下經濟、庭院經濟等新型産業,加大林業産業科研課題研究工作,提高林業科技成果轉化,確保林業産業成為名副其實的富民産業。(文 張利平 王丹丹 編輯 郭克強)

編輯: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