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陜西首例飛機進境維修業務在空港新城啟動 開拓國際民航維修市場
三秦都市報  2019-03-19 10:49:00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76138_sqlin_1552900720618_b

  飛機進境維修現場

  3月14日,韓國快運航空公司一架EMB-145飛機在西鹹新區空港新城進行定期檢修,這標誌著陜西省首例飛機進境維修業務正式啟動。

  航空維修成産業新藍海

  本次維修由海航航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合資公司大新華飛機公司西安分公司負責,為保持飛機持續適航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為航空産業鏈的重要一環,航空維修正逐漸成為産業新藍海。“十二五”期間,我國航空維修市場市值年均增長率為11.3%,比全球平均增速高出7.9%;市場規模達41億美元,佔全球市場總市值8.2%。

  從國外調機入境並進行深度維修,是空港新城打造臨空經濟全産業鏈的又一標誌性成果,也開啟了陜西開拓國際民航維修市場的序幕。

  構建臨空經濟良性發展

  “1月份,韓國快運航空與海航技術就有飛機定檢維修服務的初步合作意向,經過1個月的洽談後順利達成合作。”海航技術市場部總經理郝偉透露。

  空港新城招商二局局長張揚表示,這次合作為空港新城敲開了發展全球飛機維修産業的大門。

  “此單飛機進境維修業務是我省首例,意義重大,挑戰不小。為此,我們為企業量身定做維修擔保及監管模式,全程跟進服務指導,切實降低企業成本,提高通關效率。”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海關關長李晉生介紹。

  據了解,此單業務順利落地,為陜西自貿區空港功能區建設積累了制度創新、服務創新的新經驗。

  “在‘自貿+保稅+跨境+口岸+臨空+航權’的功能疊加優勢下,空港新城開展進境飛機維修業務,前景優越、潛力巨大。下一步,我們將著力構建臨空經濟發展的良性‘産業生態’,全力支持進境飛機維修業務做大做強,助力西安、陜西追趕超越。”空港新城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賀鍵説。 (記者 馬驍)  

編輯:吳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