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2019年“名校+”工程現場推進會翠華路小學曲江分校現場 攝影 宋佳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宋佳):3月26日,由西安市教育局主辦,新城區教育局、碑林區教育局、雁塔區教育局、蓮湖區教育局、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學承辦的西安市2019年“名校+”工程現場推進會召開。
當天(3月26日)上午,西安市教育局領導班子成員、各處室負責人,各區縣、開發區分管領導,教育部門主要領導,“名校+”工程負責人、工程聯絡員,2018年、2019年組建的“名校+”教育聯合體“名校”和“+校”校長等分組觀摩了2018年“名校+”工程推進中,學校發展變化顯著、“名校+”發展模式具有代表性的新城區太華路小學、西安市回民中學、西安市第九十三中學、翠華路小學曲江分校四所學校。
在西安市回民中學,大家實地了解了學校為畢業班學生組織的“憧憬未來,放飛理想——心理活動課”;在翠華路小學曲江分校,大家參觀了學生們製作的工藝品、觀看了太極柔力球表演;在西安市第九十三中學暨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學分校,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學校長劉俊博詳細介紹了該校的“名校+”工程的推進過程。
西安市回民中學“憧憬未來,放飛理想——心理活動課”現場 攝影 宋佳
翠華路小學曲江分校常務校長喬梅説:“我們每個月都會定期召開‘名校+’聯合體行政聯席會,在教育教學方面不斷加大師生融合力度,扎紮實實地做到‘名校+’教育聯合體‘上同一堂課,同讀一本書’。按照西安市教育局的安排,有很多名校老師進入‘+校’的教學工作,真正實現教育資源均衡。”
翠華路小學曲江分校的小學生進行太極柔力球現場 攝影 宋佳
西安市第九十三中學校長劉俊博認為,“名校+”工程把閒置的校舍和教師資源利用起來,使轄區內的老百姓享受到了優質教育資源,是一項“名校”“+校”、群眾、政府四方獲益的實踐。
據了解,西安市啟動實施“名校+”工程以來,通過“一長多校”、委託管理、兼併融合、結對提升等管理模式,這四所發展緩慢的薄弱學校在辦學理念、師資力量、師生面貌、教科研力度等方面都有了較大改變,摘掉了“薄弱”的帽子,成為群眾願意選擇上的家門口學校,有效緩解了“擇校熱”“大班額”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