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消息:悠悠渭水,在秦東大地蘊含著無窮的機遇,奔涌著開放的大潮。如何讓生産要素高效配置、自由流動?陜西省渭南市近年來從做好物流文章,搭建創新平臺,優化營商環境著手,積極探索,不斷解題,全力推動流動經濟在渭南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夜幕下的渭南
做好物流文章 讓貨暢其流
發展流動經濟,離不開物流産業的支持。近年來,渭南市通過構建綜合交通體系,加大物流企業引育,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等方式,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搭建全新模式物流交易平臺,為全市流動經濟發展按下“快進鍵”:積極推進渭南市綜合交通體系建立。渭南市交通局在全力打造“兩縱四橫”的高速公路、“一縱兩橫”的城際鐵路網、“兩縱三橫”的一級幹線公路骨架網絡,做好全市內通外聯大文章之外,還利用信息化平臺,大力發展現代交通物流體系,組建渭南運輸聯盟,組織13家貨運龍頭企業加入江蘇惠農易通物聯網信息平臺,同全國工業企業、農業企業、建材企業、火車、輪船聯繫起來,實現在全國範圍內為車找貨,為貨找車,減少空放,提高效率。同時,建立貨運物流站點,就近集散,組裝運輸,通過農民生産信息發佈、市場信息發佈、貨運經營方信息發佈,互聯互通,讓農副産品坐上專線,目前已在大荔、澄城、蒲城各縣推開。 加大物流企業引育力度。在渭南城區,陜西容廈物流有限責任公司、渭南九洲豐達快遞物流園等紛至遝來。今年渭南市還將加快推進渭南經開區商貿物流園、鹵陽湖航空産業物流港、海航渭南物流産業園等重大物流項目建設,以大項目為龍頭,帶動和引領區域物流業發展,做大流動經濟。
除了依靠這些商貿物流大項目帶動,渭南市還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2019年,根據全市産業發展情況,渭南市將創新打造五條供應鏈:即以蘋果、冬棗、酥梨等特色水果産業,打造全國特色“果品+製品+名品”供應鏈;構建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農産品生態閉環的中國西部農産品港務區供應鏈;打造集種、養、加工、冷鏈物流為一體的“現代化畜牧業+優質奶業”供應鏈體系;以渭南汽車産業園為依託,打造“一條龍”服務的現代汽車消費綜合體供應鏈體系;做強做大酵素優勢産業供應鏈體系,構建全球化的研發、技術、種植、市場、服務一體的酵素産業供應鏈體系,為流動經濟發展助力。
營造優良環境 打通流動阻礙
營商環境是經濟發展的生命線。企業的壯大,創新創業的活躍,一刻也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發展流動經濟,要以營商環境提升為保障,進一步降低流動成本、打通流動阻礙,提升流動速率,讓各類要素在渭南暢通流動,加速匯聚,轉化為現實生産力。為進一步營造優良營商環境,2018年以來,渭南市在陜西省委規定的“十大行動”之外,推出營商環境“10+2”行動(“2”為“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和“最多跑一次”改革行動)。
除此之外,各部門也不斷創新舉措,為來渭企業提供便利。渭南市商務局紮實推進《提升企業跨境貿易和投資便利化行動方案》各項工作,對60余家企業面對面進行政策宣傳和業務指導,白水、大荔、蒲城、富平設立了跨境貿易服務協調辦公室,協助屬地企業開展跨境貿易,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手續實現了由過去承諾3天辦結為當場隨時辦結。
渭南海關大力推進通關一體化改革工作,一季度通關時效在西安所有業務現場中排名第一。渭南市發改委與渭南供電公司加大工作力度,在陜西省明確的時限基礎上,將市內高壓電報裝時限再壓縮了20%。
渭南市工商局下發《簡化企業開辦和登出程式行動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了各部門職責,實現企業開辦業務3個工作日內完成,其中新設立企業營業執照1個工作日辦結,公章刻製1個工作日辦結,涉稅事項、銀行開戶當場辦結。
渭南市金融辦制定下發了《2018年融資擔保工作指導意見》《關於做好抵押質押擔保登記工作的通知》和《渭南市推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行動方案》,進一步規範了融資性擔保機構擔保費收取、疏通企業抵押質押擔保環節,為企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
隨著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推進、營商環境的不斷改善,渭南市一系列的“政策套餐”,極大地增強了全國各地企業家來渭幹事創業的信心。2018年,渭南市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561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29.04億元。
流動匯聚價值,創新引領發展。隨著物流的發展,科技平臺的發展,營商環境的提升,流動經濟必然開拓出渭南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新空間,促進秦東沿著高品質發展的道路穩步前行。(供稿 文/圖 渭南市委宣傳部 編輯 吳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