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陜西商洛鎮安象園霧芽開採節啟動儀式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3月30日,由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園藝站指導,商洛市農業農村局、鎮安縣人民政府、鎮安縣農業局、西部網茶業頻道主辦,陜西盛華茶葉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2019象園霧芽開採節在陜西省商洛市鎮安縣柴坪鎮楓園村盛華茶葉種植基地舉行。
啟動儀式上,商洛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邵寶成、鎮安縣農業局局長方震、盛華茶葉董事長劉法海分別致辭,鎮安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王慶水宣佈開採節啟動。來自全國各地的盛華茶葉經銷商、新老茶友以及20多家中省媒體參加了啟動儀式,共同欣賞了精彩的茶藝表演,體驗茶葉採摘、殺青、加工、包裝等生産全過程,了解産自北緯30°的秦嶺高山有機富硒茶。
茶藝表演
晚上市品質更佳 盛華茶葉將啟動象園霧芽品牌提升工程
“鎮安茶區海撥一般在800米至1600米左右,晝夜溫差大,雲霧籠罩,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比陜西漢中、安康茶區採摘時間要晚上十天左右,這也讓象園茶積累了更多養分,品質更加優良、營養更加豐富。”劉法海介紹道,象園茶一年採兩次,養分積累時間長,葉肉厚而鮮嫩,外形美觀豪爽,扁平光漏挺直,色澤嫩綠光潤,沖泡時,湯色清亮,厚量耐沖泡,水浸出物高出國家標準15個百分點。
劉法海説,所謂“高山雲霧出好茶”,正説明“象園霧芽”茶其內在品質超群,茶中精華。象園霧芽在傳統手工製作的基礎上,利用現代工業科技,引進了國內先進的機械設備,實現了茶葉清潔化自動化加工生産。此外,為了傳承茶葉製作技藝,每年盛華公司生産的茶葉依然會選擇純手工茶,提供給廣大消費者。
劉法海表示,目前公司的茶園基地建設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下一步的主要方向就是做大做強市場品牌,啟動象園霧芽品牌提升工程,進行更多的市場推介,讓象園霧芽茶走出陜西,走向全國,以“一袋一杯”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健康、綠色、有機、安全的茶産品。
車間工人正在精選茶葉
據悉,盛華茶葉公司生産的"栗鄉緣"牌象園霧芽高山富硒有機茶系列産品先後榮獲“2016陜西省優質茶葉”金獎、中國(上海)國際茶博會“中國好茶葉”金獎、第四屆中國茶葉博覽會“優秀品牌”、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北京國際茶業展”金獎、中國農産品流通經紀人協會“全國百家農産品品牌”、“中國(西安)茶葉文化博覽會”金獎等國內外三十余項大獎。
此外,近年來,盛華茶葉堅持“誠信、務實、創新”的經營理念,實現了企業管理正規化、標準化和制度化,建立了完善的産前、産中、産後服務體系;産品通過了有機認證,企業通過了ISO9001品質管理體系認證;企業被認定為“陜西省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中華供銷合作總社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採摘的茶葉
陜西省委一號文件推廣鎮安精準幫扶辦法 茶産業助農增收
日前發佈的2019年陜西省委一號文件中明確提出,大力推廣鎮安縣“一戶一策、一人一法”的精準幫扶辦法。
鎮安縣在脫貧攻堅中強化到戶到人精準幫扶舉措,針對貧困戶家庭狀況千差萬別、致貧原因多樣疊加的實際,進一步深化、拓展、用好貧困戶建檔立卡信息,找準找全致貧原因,將貧困戶據實劃分為有勞動能力戶、弱勞動能力戶、無勞動能力戶三類,實施一戶一策、一人一法,將幫扶措施精準到戶到人到項目。
茶葉産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産業,已成為鎮安的脫貧主導産業之一,目前,鎮安縣茶葉種植面積10萬餘畝,年産幹茶800余噸,産值超過2.2億元,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我早上來到茶園採摘,現在鮮葉價格高,一天能掙兩三百元,後期會少一點,但是一個採茶季下來就能收入10000元以上。”正在茶園採摘茶葉的楓園村貧困戶李善藍説道,以前,他們那沒有産業,有勞力的人都外出打工,村裏常住的就是老人和小孩,現在在盛華茶葉的幫扶下,村子裏種上了茶園,開了一個茶葉初制加工廠,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增收的渠道,現在,她家已經脫貧了。
據了解,盛華茶葉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示範帶動茶農近萬戶,連續多年被評為“先進帶貧企業”,公司現擁有標準化茶園2.8萬畝,其中認證有機茶園2000畝和良種育苗基地100畝,扶持帶動4萬餘畝茶園的種植、加工與銷售。
盛華公司還在桃園村新建了50畝的無性係良種茶苗繁育基地,按照一畝地出苗20萬株計算,一年可以出苗1000萬株,可以為1000畝新建茶園提供種苗。
“前期茶園建設費用我們來承擔,三年後交給農戶管理,再將採摘的鮮葉賣給我們,以此保證農戶的收益。” 劉法海説,2018年公司毛茶收購量達78噸,全年實現銷售收入4100余萬元,帶動423戶貧困戶1318人貧困人口增收。
盛華茶葉種植基地
商洛茶園面積達52萬畝 開採節拉開商洛春茶上市序幕
“秦嶺最美是商洛,生態茗茶甲天下。好山好水好空氣,産出特色好茶葉。”商洛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邵寶成説道,商洛境內高山草甸,溪流飛瀑,天藍地綠,風光無限。商洛森林覆蓋率達69.9%,素有“天然氧吧、城市綠肺”之美譽,土壤潔凈無污染,是中國西部最北端發展生態茶葉的一塊凈土。商洛茶葉湯高、味濃、耐沖泡,香氣獨特、滋味鮮醇、水浸物豐富,茶多酚、咖啡鹼含量適中,富含硒、鋅等微量元素。
商洛作為陜南茶葉主産區,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茶葉種植面積已達52.6萬畝,其中可採摘茶園36.7萬畝,無性係茶園面積5.7萬畝,綠色無公害茶園面積達到30萬畝,産量6885噸,總産值近12億元。商洛市在國內外各類茶葉評比活動中,先後有28個産品獲得金獎,36個産品獲得銀獎,在“中茶杯”“國飲杯”評比中,16個産品獲特等獎、44個産品獲一等獎。
目前,商洛正在積極推進農産品品質安全市提升示範行動,將把所有的標準化茶葉生産基地、標準化茶葉生産企業納入農産品品質安全動態監管,加貼了食用農産品合格證,實現茶葉基地生産過程可監控、生産投入品可監管、生産記錄可查詢、品質管控可追溯,助力商洛茶産業提質增效,實現高品質發展。(文/圖 石永波 編輯 段曉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