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3月29日從陜西省自貿辦了解到:陜西自貿試驗區成立兩年來,聚焦特色試點任務,積極探索差別化改革,在投資、貿易、金融、事中事後監管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大膽實踐探索,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創新成果,創新案例累計達262個。
兩年來,陜西自貿試驗區複製推廣國務院、商務部推出的138項改革試點經驗,主動學習借鑒實施25項其他自貿試驗區先進改革經驗。截至目前,陜西自貿試驗區165項試點任務基本完成;向國務院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上報創新案例累計達到69個;18項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成果在按照陜西省複製推廣。
其中,“鐵路運輸方式艙單歸併新模式”作為自貿試驗區第四批改革試點經驗在全國複製推廣;“打造‘一帶一路’現代農業國際合作中心”的經驗和“創新推進中歐班列發展,推動西向國際物流通道建設”的做法,由國務院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印發全國自貿試驗區借鑒學習;西鹹新區國際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一帶一路”語言服務及大數據平臺2項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經驗經國家11個部委批准,在全國複製推廣。我省率先在自貿試驗區實行的“線上稅銀模式”和楊淩示範區“打造‘一帶一路’現代農業國際合作中心”案例被國務院通報表揚。
此外,陜西自貿試驗區楊淩片區在職業農民培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涉農保險、農産品品質安全、農業技術創新、跨國農業産業合作、農業國際合作交流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探索,形成了一批市場主體受益面廣,實際操作性、參考性強,並具有較強系統集成性特點的創新案例,為推動中國現代農業發展積累了經驗。(記者 崔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