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陳嵐):2019年4月1日,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安高新功能區(以下簡稱“高新功能區”)舉行創新成果發佈會,全面展示高新功能區在自貿建設方面取得的成就。西安高新區自由貿易辦公室主任楊華發佈高新功能區兩週年整體運行情況。西安高新區紀工委書記王寬讓主持發佈會。
陜西自貿試驗區掛牌兩週年高新功能區新聞發佈會 供圖 西安高新區管委會
據了解,陜西自貿試驗區掛牌兩年來,高新功能區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統籌推進改革試點任務,建設發展呈現投資便利化增強、深化“放管服”改革成效顯著、改革創新成果數量品質位居陜西省第一、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搭建合作交流平臺、推進金融創新六大亮點。
其中在增強投資便利化方面,高新功能區在陜西自貿試驗區良性政策的推動下,區域內市場主體活力得到充分釋放。2018年,高新功能區新增市場主體16971家,外資企業152家,新增註冊資本億元以上企業達140余家。
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西安高新功能區 供圖 西安高新區管委會
為深化“放管服”改革,高新功能區積極探索新型政府管理模式並取得成效,完成改革試點任務超過100項,超額完成陜西省自貿試驗區考核任務,尤其是將原來由高新區相關部門負責實施的230個行政許可及服務事項,統一劃轉至行政審批局負責實施,實現了“一枚印章管審批”的新型管理模式。
在加大創新案例培育方面,高新功能區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在上報案例數量、經第三方機構評估的特色創新案例數量、入圍省級最佳實踐案例數量、入圍陜西省首批複製推廣改革創新成果數量均位列第一。其中,高新功能區形成的創新案例《技術經理人全程參與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模式》,入選《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廣第二批支持創新相關改革舉措的通知》,在全國範圍內複製推廣。
2019年3月29日,高新區召開了2019年企業表彰典禮暨“營商環境”提升動員大會,發佈了《西安高新區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若干措施》,通過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整合政務資源、升級服務體系、實施惠企政策、構建監管體系等系列措施,著力打造“西部最佳、全國一流”的營商環境高地,形成了代表“大西安”形象的“高新名片”。
在加強國際合作交流方面,高新功能區搭建了以色列(特拉維夫)離岸創新中心、西安高新區北美(矽谷)離岸創新中心、西安高新區德國(柏林)離岸創新中心等8家離岸創新中心,以及孟加拉科技服務站等7家科技服務站,並且成功獲批“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設西安對外文化貿易基地,推動深度跨國合作持續有效展開。
作為國家首批投貸聯動試點的五個示範區之一,高新功能區出臺並兌現了《西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關於支持金融機構開展投貸聯動試點的實施辦法》,搭建信用金融服務平臺,匯聚了陜西省250余萬家市場運營主體的工商登記基本信息及西安高新區內近17000家企業的金融、社保、稅收及國土等各類深度信用信息近200萬條,發佈各類融資需求300億元,實現融資對接200億元左右,有效推進金融創新並建立了金融風險防控體系。
楊華表示,2019年高新功能區將在改革、創新、發展方面繼續深入突破。在“雙自聯動(陜西自貿試驗區和高新功能區聯動發展)”國家戰略支撐下,高新功能區加快建設首善區,夯實陜西自貿試驗區功能承載能力,全力構建“一區多園”協同發展新局面;加快融入全球創新,打造西部創新增長極,以及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樞紐,打造互聯網企業出海産業高地,鼓勵互聯網企業“走出去”。同時,高新功能區深入開展行政效能革命,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年內實現三個“90%”,政務服務事項無差別受理達到90%以上,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到90%以上,“最多跑一次”事項達到90%。下一步,高新功能區將力爭通過全力打造體制機制最優越、政策體系最完備、創新能力最強大、營商環境最優良的科技新城,為陜西自貿試驗區建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