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消息:經過半年時間的緊張施工建設,日前,陜西漢中市勉縣引進的首個“長江學者”投資項目——超級電容電極材料生産線正式建成投産,標誌著勉縣邁出了産業轉型升級、由低端經濟向高品質經濟發展的新步伐。
2018年9月,勉縣搶抓蘇陜協作和東部産業轉移歷史機遇,與南通三建、上海芃禎公司簽約,成功引進了由長江學者、上海交大教授張亞非創辦的陜西元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勉縣循環經濟産業園區建設超級電容電極材料生産項目。該項目計劃總投資1億元,建設3條“低內阻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生産線,並導入上下游産品,實現年産值6000萬元以上。目前,勉縣正努力打造中國首個超級電容材料産業園。
在勉縣超級電容電極材料生産車間裏,工人穿梭忙碌,一件件精密儀器有序運轉,産品以石墨烯粉末為原料,最終成品則類似于大號電池。超級電容電極材料具有性能好、充電快等優勢,廣泛應用於國防、化工、冶金、儲能、電子、新能源汽車、環保等領域。據張亞非介紹,超級電容電極材料生産車間的産品及生産工藝先後獲得3項國家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
2018年以來,勉縣積極推動産業向新能源、新材料、裝備製造、綠色食品等新興領域發展,赴長三角、珠三角等東部沿海地區開展各類招商推進活動,吸引了國內領先技術的廈門伍杉服飾、政力製衣、眾鴻再生資源公司等企業落戶發展。
同時,勉縣不斷完善循環高新技術園區基礎設施和服務功能,新建標準化廠房1.7萬平方米,建成園區主幹道路5條,佔地264畝,集定制廠房、研發、人才公寓、綜合辦公等為一體,總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的蘇陜協作園中園PPP項目有序推進。(文/圖 蔣虛 編輯 段曉蕊)
工人在調試設備
生産車間一角
生産原料
工人在查看原料清洗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