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消息:3D列印,是工業“4.0”時代最具發展前景的製造技術之一,它被認為是新一輪科技革命的重要生産工具。近年來,陜西省渭南市搶抓機遇,創新驅動發展,勇立科技潮頭,全力建設渭南3D列印産業培育基地。
從2013年到2019年,渭南市聚力引智發展3D列印産業,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2018年3D列印産業産值突破15億元,截至目前,渭南3D列印産業培育基地累計註冊登記3D列印産業企業100家, 累計獲得專利700項以上, 已有12個國內3D列印頂尖團隊入駐。
渭南3D列印産業培育基地先後榮獲“增材製造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國家級3D列印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級3D列印眾創空間”“增材製造國家創新中心産業化基地”等諸多國家級榮譽,短短幾年間,3D列印已經成為渭南工業發展的一張響亮名片。
渭南3D列印産業培育基地外景
借助“3D列印+”改造提升傳統産業
4月,在廣州動物園,一隻小犀鳥在熟練採食,與眾不同的是,它的喙是後期安裝上的假體,而這個製作精密的假體,正是由坐落在渭南3D列印産業培育基地的陜西聚高增材智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西聚高公司”)以3D列印的工藝製作完成的。
換喙之前,這只小犀鳥的嘴巴畸形,呈“V”型,無法獨立進食。陜西聚高公司利用聚醚醚酮材料和自主研發的3D列印裝備,為小犀鳥再造了一個新喙,在3D列印醫學應用領域實現了一次新的嘗試和突破。
兩年前,陜西聚高公司在渭南3D列印産業培育基地註冊成立。據該公司副總經理助理舒英傑介紹,他們運用3D列印技術,已經完成了84例醫療臨床案例,涉及肋骨、肩胛骨、護心板等方面。
“2018年以來,3D列印已滲透到很多行業領域,尤其在工業領域快速增長,我們的訂單也在大幅增長。”舒英傑表示,2018年下半年,他們公司業務由醫療領域拓展到航空航天、石油、軍工等領域,收益明顯。
“我們不是單純地發展3D列印自身,而是主動將3D列印技術植根到産業,重點圍繞實施3D列印産業化示範應用,加快3D列印與傳統産業結合。”據渭南高新區火炬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白冠宇介紹,渭南3D列印産業培育基地積極實施“3D列印+航空”“3D列印+汽車”“3D列印+醫療”“3D列印+鑄造”“3D列印+教育”等一系列“3D列印+”産業模式,借助3D列印技術優勢,解決傳統産業技術難點、痛點,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引進孵化各種類型中小科技企業,“渭南3D列印+”模式已被工信部寫入《國家增材製造産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年—2020年)》。
渭南3D列印産業培育基地外景
2018年渭南3D列印産業産值超過15億元
4月4日,渭南高新區增材製造産業園內,陜西智拓固相增材製造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西智拓公司”)的工人師傅正在安裝調試8台大型固相增材設備。固相增材製造,相對於液相成型而言,通過固相焊接而成,是航空、航天製造的關鍵技術。據悉,陜西智拓公司是一家固相增材製造企業,2018年11月底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我們公司目前申請專利16項,已獲得授權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10項,設計研製了四代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固相增材製造設備。”據陜西智拓公司工作人員王濛濛介紹,陜西智拓公司以歸國博士為核心,以“985”高校博碩士畢業生為骨幹,以西北工業大學特聘專家為顧問,構建了專業研發團隊。
陜西智拓公司是渭南3D列印産業培育基地的骨幹企業之一,也是基地創新創業工作的一個縮影。2018年來,渭南3D列印産業培育基地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家、科技中小企業2家、瞪羚培育企業2家,現有高新技術企業6家、科技型中小企業8家。
與此同時,渭南3D列印産業培育基地多家企業參加了行業競賽,取得了驕人成績。陜西聚高聚醚醚酮3D列印技術在“國際‘索爾維’杯增材製造大賽”上獲選全球亞軍,在“中國增材製造創新創業大賽”上榮獲第一名的佳績。陜西博鼎公司“3D列印快速精鑄航空渦輪發動機葉片”項目獲評“第七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陜西賽區”三等獎,並代表陜西參加了中國軍民融合成果展。渭南鼎信榮獲“第三屆中國3D列印創意設計大賽”三等獎。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七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陜西賽區先進製造組,渭南3D列印産業培育基地5家企業進入決賽,佔到陜西全省的一半,為渭南歷年來最好成績。
據統計,2018年渭南3D列印産業産值超過15億元,保持高速增長,渭南3D列印産業培育基地已成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産業園區之一。預計“十三五”末,渭南3D列印産業培育基地企業數量將達到300家,實現總産值50億元,帶動相關産業實現産值100億元。(供稿 文/圖 渭南市委宣傳部 編輯 吳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