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義務放映電影十幾年 老兵趙光把歡樂帶給無數人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9-04-12 17:49:19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一台“退休”的放映機,陪伴老兵趙光14年。帶著放映機,趙光相繼走過敬老院、幹休所、學校、社區、部隊、農村、建築工地、監獄等地,累計義務放映700余場電影,把歡樂帶給了無數人。

  今年44歲的趙光家住西安高新區,是陜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一名幹部。1975年,趙光出生在江蘇一個偏遠的農村,他説:“我父親是一位鄉村教師。小時候,父親就教育我,長大後要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多做好事善事。”1992年,18歲的趙光帶著父親的囑託和期盼光榮參軍,經過部隊大熔爐的錘鍊,他從“學生娃”逐漸成為一個合格的解放軍戰士。從軍13年,趙光當過放映員、汽車駕駛員、文書、雷達技師。在此期間,趙光先後獲團、營、連嘉獎8次,優秀士兵和優秀學員4次,榮立三等功2次。

  轉業那年,部隊贈送給趙光一台即將報廢的電影放映機。就這樣,趙光帶著這臺“退休”的電影放映機離開軍營。

  正是這臺“退休”的電影放映機,開啟了趙光的愛心之路。

  2005年4月的一天,趙光偶然路過一家敬老院,發現敬老院的老人們晚飯後除了閒聊,幾乎沒有別的娛樂活動。“自己原來在部隊當過放映員,過去在部隊我能放電影給戰友們看,現在回到了地方上,何不利用一技之長給老百姓帶去一點歡樂?”於是,趙光利用工作之餘,將部隊贈送給他的“退休”電影放映機倒騰出來,買來了配件,親自動手將機器上壞掉的零件一一換掉,讓它又“活”了過來。他自己花錢買來了電影拷貝,在敬老院第一次為老人們放映了故事片——《董存瑞》。

  趙光初次義務放映讓老人們十分感動。“當時老人們高興得像孩子一樣的表情,讓我決定要把這件事繼續做下去。”趙光説。

  剛到地方上的趙光缺乏購買放映設備和電影拷貝的資金,他東借西拼,多方籌措,11年時間裏,籌集30余萬元,購買放映設備、電影拷貝。如今他已經有大大小小8套放映設備,購買的電影拷貝累計有500多部。

  為存放心愛的放映設備和電影拷貝,趙光租了兩間庫房。一旦有新的影片,他就自費去租來放給大家看。“剛開始,家人不支持,朋友不理解,都説我傻,自己貼錢租片子免費放映。不知道到底圖個啥,我就一個人默默地在敬老院、孤兒院等場所繼續放映愛心電影。” 趙光回憶説,其實愛是可以傳遞和複製的。漸漸地,他用行動感化了家人,也感染了周圍的朋友。現今,愛心放映這件善舉已不再是趙光一個人的行為,他的妻子、朋友都參與了進來,有時候連自己可愛的小女兒在週末也會參與到這個愛心活動中。

  2011年,趙光又自費增加了一套數字放映設備,每次放映前,都利用20~30分鐘播放飲食用藥安全科普短片,成為一名食品藥品安全宣傳員。這些短片有些是他借來的,有些是從國家總局網站下載的。同年,陜西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把趙光放映的短片列入“藥監大講堂”,一到兩周放映一次,豐富全局幹部職工的文化生活。

  據統計,2005年至今,趙光先後在敬老院、幹休所、學校、社區、部隊、農村、建築工地、監獄等地累計義務放映750多場電影,觀看電影人數達15萬餘人,為百姓帶來數不盡的歡樂。

  2012年,趙光又組建了“老兵趙光愛心志願者服務隊”,經常組織單位的幹部職工及志願者,為貧困山區的孤寡老人、學齡兒童及貧困家庭捐款捐物,至今累計捐款10余萬元。

  10多年熱心服務大眾,累計志願服務時長達5500小時,趙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點亮了志願服務的精神之光,也帶動著身邊人一起傳遞溫。“作為一名復轉軍人,一名共産黨員,能發揮特長為老百姓做點事,尤其是給老人們帶去歡樂,我覺得很高興。”趙光説道。(供稿 西安高新區管委會 編輯 陳嵐)

編輯:吳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