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消息:自“十三五”以來,地處渭北平原的陜西省渭南市潼關縣,緊抓發展機遇,深入實施“生態立縣、旅遊興縣、黃金強縣”發展戰略,加快文化旅遊全産業鏈發展步伐,推動全縣經濟的健康發展,努力打造最具活力的陜西“東大門”。
近日,2019“絲路花開·春滿金城”第二屆陜西潼關生態文化旅遊節在潼關縣古渡坊景區開幕。第二屆潼關牡丹節作為本次文化旅遊節品牌活動之一,吸引了5萬餘人次市民遊客前來參觀,56個品種1000多畝的牡丹花爭相怒放,隨風搖曳,在四月的原野上與翠綠欲滴的綠樹嫩芽交織出一幅初春畫卷,慕名而來的遊客在花叢間爭相拍照留念。
近日,隨著本次文化旅遊節的舉辦,住在該景區附近的城關鎮慶豐村村民陳君芳愈發忙碌。今年53歲的陳君芳,自2014年潼關牡丹園施工建設以來,她和同村的幾位留守老人被納為牡丹園員工,成了名副其實的“上班族”。陳君芳高興地説:“牡丹園開園,對我們附近的人提供了很多方便,一是在這裡工作把錢掙了,二是家就在園子附近,能把家裏也照看了,家務工作兩頭不耽擱,一年下來也賺上萬塊錢呢。”
自潼關縣全域旅遊示範縣創建工作啟動以來,該縣圍繞“吃、住、行、遊、購、娛”六大要素,全面提升旅遊配套設施和服務品質。截至目前,潼關縣累計創建楊震博物館、醬菜博物館、岳瀆景區三家3A級旅遊景區,一家2A級景區,八家星級農家樂,串聯起了潼關“山、水、文”大旅遊格局。同時,潼關通過開展“絲路花開·春滿金城”旅遊文化節、“詩曲大會”等豐富多彩的旅遊文化活動,擴大了潼關旅遊影響力。
潼關岳瀆景區夕照 攝影 李建華
據統計,2018年潼關縣全年接待遊客699.4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首次突破50億元。2019年,潼關縣將充分挖掘“山”“水”“金”“城”“關”等優質文化資源,大力推進“旅遊+”産業融合發展,啟動潼關旅遊大環線建設,全力打造3至5個優質旅遊示範點,計劃實現旅遊綜合收入增長30%。
對此,潼關縣縣長于娟霞表示,潼關縣將大力推進“生態立縣、旅遊興縣、黃金強縣”發展戰略,按照産業轉型、城鄉發展的統籌思路,積極打造秦晉豫黃河金三角、新型工業重地、十里畫廊慢遊潼關等景區品牌建設,打好三大攻堅戰,積極開展山、河、坮垣、溝坡的綜合治理,加大造林綠化和生態修復,實現“山青、水靜、坮綠、坡綠、景美”的生態美景。同時,潼關縣還將積極推動鄉村振興,以點帶面,做精品創示範,補齊短板,積極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讓老百姓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文 劉嘉宸 編輯 吳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