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陜西改革獎勵制度推動科技創新助力經濟高品質發展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9-05-23 18:14:25

陜西改革獎勵制度推動科技創新助力經濟高品質發展

  陜西省“全面深化改革”系列新聞發佈會第四場現場 攝影 趙浚喆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張靜攀):5月23日上午,陜西省委宣傳部與改革辦共同舉辦“全面深化改革”系列新聞發佈會第四場,邀請陜西省科技廳副廳長趙懷斌、科技廳成果轉化處處長王雲崗、科技廳成果轉化處副處長趙英出席會議,介紹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據了解,為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陜西省實施多項科技獎勵制度改革,包括優化獎種結構、調整獎勵對象、改變評審機制、實行提名制、強化科技獎勵榮譽性、健全公開透明的科技獎勵誠信制度、明晰評審機構專家和政府部門職責等事項。

  其中,為了進一步增強陜西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榮譽性,本次改革堅持“物質利益和精神激勵相結合、突出精神激勵”的原則,適當提高了陜西省科學技術獎獎金標準。陜西省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數額由100萬元提高至200萬元,全部屬獲獎人個人或組織所得;陜西省科學技術一、二、三等獎獎金由6萬元、3萬元、1萬元分別提高至20萬元、5萬元、2萬元;陜西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由陜西省人民政府頒發榮譽證書。

陜西改革獎勵制度推動科技創新助力經濟高品質發展

  陜西省科技廳副廳長趙懷斌致辭 攝影 趙浚喆

  改革中,“三大獎”獎勵對象的要求有所變更,由“公民”改為“個人”。趙懷斌表示:“對獎勵對象的調整,將進一步拓寬對獎勵對象國籍的限制,在吸引和凝聚各類人才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據趙懷斌介紹,跟過去實施的科技獎勵制度比較,陜西這次的改革有三個亮點。首先,本次改革是按照國家對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要求,以及對科技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三評”)的改革精神進行的,通過這些改革,能真正把對陜西創新驅動發展有特色、有實質貢獻的項目評選出來,從而激發更多科技人員的創新創造活力。同時,本次改革進一步增強了科技獎勵制度政策導向作用,調整之後,通過設立陜西省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等不同獎種,鼓勵科技工作者圍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立足陜西産業發展需求,著眼高品質發展,引導科技人員在突破核心技術、關鍵技術上下功夫。此外,改革後的科技獎勵制度,對陜西省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轉化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或組織進行表彰,激勵科研人員立足本研究領域,以全球視野專注研究,進而形成具有凝聚力、創新力和創造力的團隊,增強科研能力,按照國家對科技工作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經濟主戰場的要求,在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克、成果應用推廣等方面做出更大貢獻。

  近年來,隨著科技獎勵制度及一系列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政策的實施,陜西科研人員的創新環境不斷優化,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科研成果,科技在陜西高品質發展中的引領示範作用不斷增強。

  曾獲表彰的西北大學范代娣團隊的“全長人膠原蛋白的發酵合成及應用”項目,其研究成果開發的系列新型醫用敷料已在國內30個省市廣泛應用,産生直接經濟效益4.5億元,治愈各類患者1000余萬例,也為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樹立了典範;曾獲表彰的西部超導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張平祥團隊的“超導磁共振成像儀用高性能超導線材”項目,已經批量向國內外主要製造企業提供超導線材,還推廣應用於中國超導加速器、超導風力發電機等領域,推動了中國超導材料科學應用技術加速發展。以上這兩個獲獎項目分別在巨子生物、西部超導兩家企業完成成果轉化。

  據了解,近三年來,陜西已表彰各類科技項目766項,其中,一等獎116項,二等獎325項。這些成果涉及基礎研究、技術發明、技術開發、技術推廣以及社會公益等不同類型,涵蓋了從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到成果轉化等不同階段,並在不同技術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經濟社會效益顯著。

編輯: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