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屆中醫農業高峰論壇開幕 咸陽遞出中醫農業新名片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9-06-16 17:29:11

第三屆中醫農業高峰論壇開幕 咸陽遞出中醫農業新名片

  第三屆中醫農業高峰論壇現場 攝影 何妍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張靜攀):6月15日,由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主辦、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與農業産業分會承辦的“世界中聯中醫與農業産業分會成立大會暨第三屆中醫農業高峰論壇”在西安錦江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本次會議以“為全球農業提供中醫解決方案”為主題,旨在加快高效生態農業化建設步伐,進一步推廣“中醫農業”技術方法,實現“綠色農業”的發展目標。活動現場,來自國內外農業領域的政策主導者、科研者、實踐者和推廣者們共計200余人同聚一堂、共同探討中醫農業産業發展大計。

 中醫藥農業提供了可持續發展新路徑

  據悉,隨著經濟的發展,化肥、農殘以及重金屬超標等問題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與食品安全的世界性難題,可持續的綠色環保農業和投入品也逐漸成為全球潮流和共識。

  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印遇龍、中國農科院原常務副院長章力健、陜西乾龍高科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少波等嘉賓發表了主題演講。此外,咸陽市推進的中醫農業種植試點精彩亮相,向土壤污染及農殘重金屬超標這一世界性難題遞出“中國方案”。

  在對話《中醫農業》標準化建設及示範推廣應用環節,專家學者分別圍繞中醫農業標準、中醫農業在土壤修復與中藥材品質提升中的應用等主題進行深入討論和分析。

  與會專家認為,人類在享受現代文明帶來的許多便利的同時,也飽嘗了環境污染、生態失衡帶來的惡果。土壤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和農業生産的重要資源。現代工農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形式越來越嚴峻。土壤重金屬污染範圍廣、持續時間長、無法被生物降解,導致土壤退化,農作物産量和品質下降。國內外在土壤重金屬修復方面都取得了巨大進展,但仍然不能完全解決。要治理土壤重金屬污染,首先應從源頭抓起,控制污染源,讓人們充分意識到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嚴重性。對於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開發土壤污染的治理方法和技術,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與會專家表示,中醫藥農業是推動中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鄉村振興的現實路徑和理性選擇,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生態農業。現代農業與傳統中醫藥的跨界融合,協同創新,既能為中醫藥的傳承和發展提供有效的保障,也能夠為提高農業發展水準,促進動植物健康生長,保障農産品的有效供給和品質安全,探索一條可持續發展的嶄新路徑。

  咸陽中醫農業在整市推進試點成效顯著

  活動現場,與會專家對當下中醫農業在咸陽的整市推進試點給予肯定,認為咸陽在生態農業領域的科技創新為鄉村振興和中醫農業的産業化應用提供了新思路。

  據中農厚樸農業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負責人饒艷介紹,咸陽中醫農業技術示範基地有30多個示範點,涉及蘋果、獼猴桃、中藥材種植、蔬菜等幾大類,試點面積超過10000畝。該基地現有農産品已經連續多次通過權威歐盟檢測,取得相關標準證書,農藥殘留與重金屬污染數值低於歐盟設限值,即低於歐盟標準。

  在咸陽,以訂單帶動、利潤返還、股份合作等“中藥企業+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了業態的融合創新。未來,咸陽還將以中醫農藥示範基地為依託,推進中藥材品質標準體系建設,建立技術培訓、認證、監管平臺以及溯源體系,搭建集種植、養殖、加工、研發、銷售、服務一體化的綜合服務體系,支撐扶貧産業可持續發展。

  隨後,論壇上還舉行了中醫農業技術服務平臺地方工作站授牌儀式,由中醫聯盟分別授予咸陽市秦都區中農厚樸農業專業合作社聯合社、中國楊淩獼猴桃聯盟、山東鋤禾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廣東省有機農業協會等四家單位為地方工作站。

  據悉,中醫農業技術體系的廣泛引用,能夠降低農藥、化肥、獸藥的使用量,防止環境污染,提高資源循環利用效率,促進農産品品質安全。

編輯:吳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