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秦嶺,中國的“龍脈”。加快秦嶺北麓生態環境保護進度,事關美麗中國建設和陜西與西安的可持續發展。保護秦嶺北麓的生態環境,守護一山碧綠,正是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實現偉大中國夢的生動實踐。
在這種背景下,秦嶺深處的瑰寶——秦嶺國家植物園應運而生,這是陜西向外界展示生態名片的亮麗舞臺,更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植物園、陜西最具潛在價值的綠色品牌。
秦嶺國家植物園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一個植物科普的場所,更是有條件成為世界權威的暖溫帶植物基因庫,有助於打造具有世界影響的生態名片,彰顯陜西生態文明建設成就。
這樣的巨無霸級國家植物園,在實施“一帶一路”倡議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下,不但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智慧,也展示了中國的行動,更展示了中國的擔當。
保護與研究相結合 豐富可持續發展的科研價值
秦嶺國家植物園內的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供圖 秦嶺國家植物園)
秦嶺雖綿延1600余公里,但其核心和精華都在陜西境內,陜西省在秦嶺植物研究和保育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植物園建設不僅是森林保護的高級形態,而且對於生態保護、環境治理以及可持續發展方面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對我國戰略生物資源網絡部署和秦嶺生態保護及研究南北植物區係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秦嶺國家植物園內的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有植物1235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的植物有28種,陜西地方重點保護植物56種;有脊椎動物62種,其中一級保護動物2種,二級保護動物18種,如金絲猴、羚牛、細鱗鮭等;有蕨類、真菌、苔蘚等物種400余種,還有大量的昆蟲、蝶類等。園區內植被分帶清晰,從山基平原到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依次為雜果林及次生灌叢、側柏林帶、銳齒櫟林帶、針闊混交林帶、紅樺林帶、巴山冷杉林帶、太白紅杉林帶、高山灌叢、草甸等帶譜。
秦嶺裏面的各種珍稀動植物兼具極大的科研價值和生態保護價值。秦嶺國家植物園除了開展物種的收集保存、科學研究、引種馴化和植物遺傳育種等工作外,還在世界範圍內收集保存與秦嶺同緯度的植物,為豐富中國植物物種資源庫和可持續開展科學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獻給地球的生態禮物 打造綠色循環發展
秦嶺是11個具有全球意義的陸地生物多樣性保護關鍵區域之一(供圖 秦嶺國家植物園)
秦嶺是11個具有全球意義的陸地生物多樣性保護關鍵區域之一,是亞熱帶和暖溫帶的交匯區,是我國北方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它不僅是中國氣候和水系的重要分水嶺,更是自然保護的象徵——大熊貓的分佈最北線和分佈密度最大的區域之一。
為了保護這份厚禮,陜西一直在努力。秦嶺這個具有世界級重要生態價值的區域,新增了5個大熊貓保護區,確定建立5條大熊貓走廊帶,秦嶺大熊貓保護面積擴大了15多萬公頃。陜西省的這一舉措,不僅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政府解決自然保護問題的決心,秦嶺國家植物園的建立,更是創新性地將天然林保護工程和野生動物遷徙走廊的建設相結合,為國家工程的實施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經驗。
秦嶺國家植物園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為宗旨,主要突出自然生態特色,以物種保育、科學研究、公眾教育、生態旅遊為主,建立國家戰略生物資源網絡,逐漸成為瀕危植物保護的重要載體。秦嶺國家植物園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為收集、保存、挖掘秦嶺及周邊過渡區的植物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自然與人類和諧共處 展現秦嶺綠色之道
秦嶺深處有瑰寶,一座國家級植物園的綠色夢想(供圖 秦嶺國家植物園)
在西元前138至西元前125年,漢武帝多次派張騫出使西域打探商路,因此張騫從西域返回時,帶回不少經濟植物,如苜蓿、葡萄、胡桃、石榴等,並成功地栽種在上林苑中。加上那時“群臣遠方,各獻名果異卉三千余種植其中”,這些物種大大地豐富了當時長安地區的植物資源,也為農林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秦嶺國家植物園亦會將這些歷史文化傳承下來,更好地提高園區的科學與文化內涵。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秦嶺的美,不是毫無根據的空想,而是由此及彼的想像;不只是佛學式的感悟,而是需要身臨其境的體驗。在真實的情境體驗中,盡情欣賞上天賜予的生機勃勃的畫卷。因此,對於老百姓來説,身披“國家”二字的秦嶺國家植物園,並不是一個靜態的植物展示館,更多的功能區設置將讓這裡成為歡樂的海洋——休閒、娛樂、學習、穿越、旅遊,只要是能想到的,在秦嶺國家植物園裏幾乎都可以滿足,閱盡秦嶺深處的瑰寶,盡享秦嶺的綠色之道。
9月下旬,秦嶺國家植物園將揭開神秘的面紗,以一種全新的姿態,向世人展現秦嶺綠色之道,給世界更多的驚喜。(供稿單位 秦嶺國家植物園 編輯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