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6個貧困縣要摘帽 61萬人將脫貧
2018-03-21 09:28:26  |  來源:山西晚報  |  編輯:薛陽

  3月20日下午,山西省扶貧辦召開媒體通氣會,2018年山西省脫貧攻堅的總體目標是,確保17個國定貧困縣、9個省定貧困縣摘帽,2200個貧困村退出,61萬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降到2%以下。實施15.9萬貧困人口易地搬遷、6.6萬同步搬遷。

  如何確保目標完成?山西省扶貧辦主任劉志傑表示,將提升産業扶貧水準、拓寬創業就業途徑、打好整村搬遷關鍵仗、拓展生態脫貧成果、跟進落實保障性扶貧舉措、實施貧困村提升工程“六項重點任務”,確保今年精準脫貧攻堅戰實現連戰連勝。

  扶貧小額信貸新增超50億元

  為提升産業扶貧水準,山西省特色農業扶貧將突出抓好脫貧主導産業發展,打造一批示範村。落實好貸款貼息政策,重點支持種業型、加工型、流通型、服務型、科技型龍頭企業發展壯大。依法合規、戶借戶還,今年山西省扶貧小額信貸要新增50億元以上。

  光伏扶貧,確保去年年底國家下達山西省的2859座村級電站、102.94萬千瓦年內全部並網發電。電商扶貧,將對未列入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的6個深度貧困縣抓好推薦申報工作。村級服務網點,今年要覆蓋70%的貧困村。鄉村旅遊扶貧,圍繞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遊板塊佈局,用3年時間打造300個左右的鄉村旅遊扶貧示範村。

  實現8萬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

  拓寬貧困勞動力創業就業途徑,山西省將大力實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抓好農村貧困勞動力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全年計劃實現8萬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

  圍繞産業融合發展催生的新産業、新業態,大力開發就業崗位。政府投資的公益性項目優先吸納貧困勞動力,支持企業在貧困地區投資辦廠或實施生産加工項目分包,建設鄉村扶貧車間、加工點等,帶動貧困勞動力居家就業或靈活就業增收。組織實施好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育工程,強化科技特派員創業式扶貧服務,帶動貧困群眾創業就業。

  整村搬遷工程竣工率達六成以上

  貧困自然村往往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在山西省實施的整村搬遷中,將以深度貧困村為重點,圍繞解決“人錢地房樹村穩”等問題,“六環聯動”有序推進易地扶貧搬遷。今年全面鋪開15.93萬貧困人口、6.61萬同步人口搬遷任務,年底竣工率達到60%以上。

  規劃脫貧摘帽且有易地扶貧搬遷任務的貧困縣,年底前搬遷戶全部入住。捆綁使用退耕還林、光伏收益扶貧、經濟林項目、承包地託管等政策,幫助貧困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獲得資産收益;支持整村搬遷後的舊村拆除和土地復墾,今明兩年,每個貧困縣完成增減掛鉤結余指標易地交易1000畝以上。

  貧困縣將實施260萬畝造林任務

  今年山西省退耕還林195萬畝,補助資金將兌現到戶。完善造林扶貧合作社帶貧機制,今年造林任務有450萬中的260萬畝落實到貧困縣。國家新增生態護林員崗位要全部落實到深度貧困縣,抓好沿黃貧困縣低産低效的紅棗林、58個貧困縣的核桃林的更新改造,今年200萬畝提質增效任務中150萬畝安排到貧困縣。

  繼續提高農村低保標準

  對於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老年人、貧困殘疾人和重病患者,全部納入農村低保範圍,繼續提高農村低保標準,確保所有涉農縣達到或超過國家扶貧標準。精準落實好教育扶貧各階段資助政策,落實好教育扶貧個人資助賬戶工作。

  同時,山西省還將實施貧困村提升工程。實施農村危房危險土窯洞改造、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專項行動,對整村搬遷外的退出貧困村,以戶為基、以村為體、以縣作戰,集中實施整村提升工程,提升村容村貌、戶容戶貌、精神面貌。

  深度貧困縣扶貧再貸款增至13億

  中央和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每年要拿出30%以上投入到深度貧困縣。對深度貧困縣扶貧再貸款在上年10億元限額的基礎上,今年再增加3億元。省市縣扶貧資金分配結果一律公開,鄉村兩級扶貧項目安排和資金使用一律公告公示。

  同時,山西省還將建設數據庫、政策庫、項目庫、專家庫“四庫”;抓住萬名幹部下基層契機,把熟悉數據管理和懂政策的優秀幹部調整充實到鄉鎮扶貧工作站。

  用加減乘除法確保真脫貧

  加法,就是加大攻堅力度,包括加大政策投入、加大資金投入、加大項目投入以及加大人才投入。其中,政策方面將持續深化基層組織、基本能力、基礎工作“三基”建設,萬名幹部下基層,形成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投、政策往基層傾斜的政策導向。

  減法,減輕基層負擔。一律取消與精準脫貧無關的搭車任務,一律取消未經批准的部門考核評估,一律取消不必要的填表報數、會議活動、文件簡報,改進考核督查,簡化考核內容,減輕基層負擔,讓一線同志把精力用在為貧困群眾辦實事上。

  乘法,提升政策舉措的乘數效應。深度貧困縣要“一縣一策”重點支持,確保如期脫貧摘帽;當年脫貧縣要逐縣研判對標提升,確保脫貧品質成色;脫貧摘帽縣要“一縣一案”鞏固提升,確保實現穩定脫貧持續發展。

  除法,堅決剷除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滋生的土壤。堅決做到“四個決不允許”,確保陽光扶貧廉潔扶貧、真脫貧脫真貧。(山西晚報記者 李晶)

  ○回顧

  2017年全省扶貧工作亮點

  1、山西省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2017年,山西省減貧任務圓滿完成,預計3個國定縣、12個省定縣脫貧摘帽,2557個貧困村退出、75萬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降到3.9%以下。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7330元,同比增長10.7%,高出全省3.7個百分點。預計今年上半年可以確定2017年脫貧摘帽縣。

  2、《山西省農村扶貧開發條例》頒佈施行。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山西省農村扶貧開發條例》,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山西省扶貧開發納入法制化軌道。

  3、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大幅度增長。全年各級財政投入專項扶貧資金91.51億元,較上年增長71.8%。中央資金32.56億元,增長50.6%;省級資金30.11億元,增長51.9%;市級資金10.06億元,增長38.8%;縣級資金18.78億元,增長310.3%。

  4、整自然村搬遷取得重大突破。出臺實施意見,召開現場推進會,落實習總書記統籌解決好“人錢地房樹村穩”7個問題要求,支持3350個深度貧困自然村整體搬遷。當年啟動實施2487個,搬遷884個,整村拆除復墾381個,12萬貧困人口實現搬遷。

  5、光伏扶貧走在全國前列。713座村級電站、21座地面集中電站並網發電,總裝機78.96萬千瓦。國家一次性批復2017—2019年3年村級電站規模102.9萬千瓦,佔全國四分之一。累計可帶動6500個貧困村、23.3萬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

  6、扶貧小額信貸增量全國居前。出臺政銀企保農“五位一體”扶貧小額信貸指導意見,全年投放扶貧小額信貸83.82億元,惠及17.63萬貧困戶,貸款增量全國居前。

  7、亞行貸款山西包容性農業産業融合發展項目成功簽約。利用亞行貸款9000萬美元、總投資10.33億元的山西包容性農業産業融合發展項目正式簽約,覆蓋10個貧困縣在內的6市17縣,填補了國際金融組織在我國農業扶貧領域包容性商業項目空白。

  8、啟動實施貧困村提升工程。出臺實施意見,以戶為基、以村為體、以縣為戰,分期分批對整村搬遷以外的貧困村實施整村提升工程。當年安排地方債25億元,啟動實施2377個村飲水安全、2856個村危房改造、1586個村通村公路和4016個村環境整治。

  9、首次開展貧困縣退出工作。山西省貧困人口降到100萬以下,貧困發生率降到4%以下,貧困縣數量首次凈減少。

  10、社會力量幫扶形成大格局。深化領導聯繫、單位包村、縣際結對、企縣合作、專業人才挂職、學校醫院對口“六個幫扶”;中國社會扶貧網和“公益山西”精準扶貧平臺在山西省上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