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山西頻道報道:金秋九月,正是大同市天鎮縣紅蕓豆收穫的季節。日前,天鎮縣委副書記、縣長劉川楠在南高崖鄉馬家溝調研産業發展時,欣喜地看到一串串成熟的紅蕓豆長勢喜人。
天鎮縣縣長劉川楠(左二)視察南高崖鄉馬家溝村紅蕓豆種植基地
在天鎮縣紅蕓豆標準化種植基地,劉川楠一邊仔細端詳著一棵棵精心引進培育的“紅色基因”,一邊認真傾聽小雜糧種植産業扶貧工作措施,詳細了解其特色、品種、採摘和銷售情況,並就做大做強小雜糧種植産業與鄉村兩級幹部進行了深入交流。
據悉,近年來天鎮縣政府加大政策傾斜力度,對參與紅蕓豆規模化種植的農戶,每畝再給予120元種植補貼和21元的保險補貼,共涉及119個村,其中貧困村83個,帶動6026戶農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293戶),實現穩定種植又增加農民收入。天鎮縣今年將依託通航糧貿、博信雜糧等龍頭企業,採取"基地+農戶+市場"、"公司+農戶+服務"等模式,推行紅蕓豆的種植,積極發展紅蕓豆種植基地5萬畝, 紅蕓豆種植是天鎮縣大力培育的一項新型的富民特色産業,也成為一個內連千家萬戶、外通國際市場的創匯富民産業。(文/圖 賈傑 編輯 梁學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