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呂梁旗幟鮮明支持幹部擔當作為
山西日報  2018-09-14 10:27:52

  山西日報訊(記者王少科 通訊員王富貴)呂梁市臨縣陳國坪村第一書記曹勤海工作出色,帶領該村實現穩定脫貧,連續3次受到村民挽留,任職期滿後,去年被提拔為共青團臨縣縣委副書記。在呂梁,像曹勤海一樣,158名第一書記被組織提拔重用。呂梁市委釋放強烈信號:為敢擔當的幹部擔當,為敢負責的幹部負責,激發全市廣大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熱情。

  從制度層面保護改革者、鼓勵探索者、寬容失誤者、糾正偏差者,呂梁市出臺了《呂梁市支持幹部改革創新合理容錯實施辦法》。離石師範校長、黨委書記在推進績效工資改革、財務管理等工作中勇於破除障礙、觸及固有利益,引起部分教職工不滿,導致測評結果滿意度偏低。呂梁市委經過認真調查核實,認為符合有關容錯條件,嚴格按照程式規定,確定兩名同志2017年度考核為“合格”等次,校長試用期滿合格按期轉正。同時,依規依紀嚴肅糾正個別幹部身上存在的不正之風。這在呂梁幹部隊伍中引發了強烈反響。呂梁的幹部説,組織為我們真擔當、真負責,為推進改革撐腰壯膽、鼓勁加油,大家幹事創業更有底氣、更有幹勁。

  推進幹部能上能下,構建優勝劣汰充滿活力的選人用人機制。注重在脫貧攻堅一線考察識別幹部,247名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優秀幹部被提拔使用,形成了“好幹部到脫貧一線去、好幹部從脫貧一線來”的鮮明導向。保持鄉鎮黨政幹部穩定,鄉鎮黨政正職一般要任滿一屆,其他班子成員任期內一般不得調動或者調整。全市表現突出的4名鄉鎮黨委書記被提拔為副處級領導幹部後,仍繼續兼任鄉鎮職務。同時,暢通幹部“下”的渠道,對因身體原因不能正常履職、不能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務、不適宜擔任現職的15名處級幹部、5名鄉鎮黨委書記、3名鄉鎮長予以組織調整,7名駐村第一書記被召回重新選派。

  發揮考核評價的激勵鞭策作用,激發幹部擔當作為的內生動力。呂梁採取差異化考核辦法,根據13個縣(市、區)資源稟賦、産業現狀等制定13套不同考核體系,不同職能部門設置不同考核指標,突出呂梁特色,提高考核精準度。2016年以來,共對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為“一般”等次的5個縣(市、區)、20個市直單位黨政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

  切實關心關愛幹部,強化幹部擔當作為的物質基礎。借助“三基建設”東風,全市兩年投入10.96億元,完成124個鄉鎮幹部週轉房和小食堂、小廁所、小澡堂、小圖書室、小文體室“五小”建設,佔鄉鎮總數的83.8%;落實鄉鎮工作人員崗位補貼制度,鄉鎮幹部崗位補貼普遍增加550元;對市縣選派農村第一書記進行集中家訪,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思想動態、困難需求,幫助他們解決幹事創業的後顧之憂。

編輯:路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