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暨第二屆長治農合發展博覽周將啟動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09-19 18:37:51

  國際在線山西頻道報道(陳佳):9月19日,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我們的節日·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秋分)系列活動暨第二屆長治農合發展博覽周”新聞發佈會。

  據介紹,“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是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屬於農民自己的節日。“第二屆長治農合發展博覽周”是長治市組織開展的會展活動。豐收節和農合週一樣都是以“慶祝豐收、弘揚文化、振興鄉村”為宗旨。為此,農業農村部批准“第二屆長治農合發展博覽周”冠名“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秋分)”系列活動,成為全國系列活動之一。

  會上,長治市委副書記唐立浩介紹了活動的相關情況。活動將於9月22日至9月28日在長治市長子經濟技術開發區潞酒工業園舉行。本屆活動將以“一會一展”的形式舉辦,由十個部分組成,其中扶貧“第一書記店”是本屆活動最大的亮點。

  一是中國炎帝農耕文化論壇。論壇以“我們的節日·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秋分)民俗慶典活動——中國炎帝農耕文化論壇”為主題,由中國民協邀請國家省市相關部門領導、專家,以及長治各縣市區相關領導約150人參加。本屆論壇將深度挖掘和傳承神農炎帝文化,頌揚炎帝開啟文明、奠基華夏的豐功偉績,並與慶豐收、頌豐收、享豐收相結合,表達中華兒女傳承和發展炎帝文化、致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願和決心。

  二是“希望的田野”大型詩歌朗誦會。朗誦會以長治農民合作社的發展歷程為主線,通過“太行遠古的迴響、長治創造了歷史、為了大地的豐收、擼起袖子加油幹”四個章節,頌揚李順達、申紀蘭等先進人物的事跡,反映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治市農業、農村、農民的發展變化。

  三是農民合作社産品展。本屆活動展館面積達10000平方米,農民合作社産品展主要集中在“産業興旺區”和“鄉村美好區”。“産業興旺區”將以健康食源、綠色食材、大美山西、天下脊梁為主要內容,以創意景觀、産品展示、農事體驗、健康科普為表現形式,打造鄉土特色産業、農産品加工流通、農業康養、鄉村旅遊業、綠色種養業五大板塊,重點展示小米、雜糧、核桃、果蔬、酒醋等特色農産品。“鄉村美好區”以鄉村振興、農合引領、田園城鎮、農業矽谷為主要內容,以農業科技、創意景觀、趣味體驗、農合展示為表現形式,打造科技之美、文化之美、生態之美、合作之美四大板塊。

  四是傳統手工藝品及非遺工藝産品展。本屆活動將呈現堆錦、泥塑、剪紙、編織、布藝等中國經典手工藝産品和非遺工藝産品,突出體現長治地方特色,打造集展示、鑒賞、交流、銷售為一體的平臺,同時還將舉辦匠人現場展示活動,讓全民共享非遺項目保護成果。

  五是優秀劇(節)目展演。長治市曲藝根脈發達、曲種多樣,有著極其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濃郁的鄉土風情,承載著長治人民的文化情感。活動期間,主辦方將邀請山西省戲曲名角與長治市各縣地方戲曲團體于每日下午、傍晚同臺演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講好長治文化故事。

  六是舌尖上的長治(小吃街)。活動將設立美食一條街,集中展示潞城甩餅、壺關羊湯、長子炒餅等長治特色美食,將長治特色小吃集聚一堂,實現“聚一地而嘗遍長治美食”,宣傳長治市的飲食文化,帶動餐飲産業借勢發展。

  七是“美麗長治、幸福長治”攝影展及農民畫展。畫展以“美麗長治、幸福長治”為主題,突出反映長治市近年來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特別是全面反映長治市在經濟轉型、脫貧攻堅、環境治理、城鄉建設以及百姓生活方面發生的新變化。

  八是“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農機具展。農機具展以農機具實物和圖片相結合的形式集中反映改革開放40年來農機具的發展歷程和巨大變化,突出展示新舊農機具的差異,展望新技術、新機具的光明前景。

  九是“與科技同行”科普大篷車展示活動。活動由山西省科協組織多輛科普大篷車進駐活動現場,通過新奇的VR虛擬世界體驗、富含科學知識的水電光設備體驗等,實現與科普知識的零距離接觸,讓遊客體驗科技帶來的樂趣,感受科技的無窮魅力。

  十是扶貧“第一書記店”。此項活動以“買一塊錢的農産品,獻一份扶貧愛心”為主題,由長治扶貧第一書記代言,現場推介老百姓生産的土特産品和手工藝品,為長治市脫貧攻堅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動力。

  據悉,“我們的節日·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秋分)系列活動暨第二屆長治農合發展博覽周”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山西省農業廳、長治市人民政府主辦,由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山西省文化廳、山西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山西省城鎮集體工業聯合社、山西工藝美術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長治市委宣傳部、長治市城鎮集體工業聯合社支持,由長治市農經局、長子縣人民政府承辦。

編輯:路鵬程